完蛋!家里老人被公众号上的“弟弟”们包围骗钱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情报姬
转载事宜请后台询问哦
文丨流年如墨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互联网上的千奇百怪的诱惑与陷阱,从来不会“尊老爱幼”。
前段时间,秀才和一笑倾城们在抖音上大杀四方,把中老年长辈们迷得神魂颠倒——当然,在爆火出圈后没多久,秀才就喜提了一道封号通知,同行们也纷纷停止了更新,这些个标志性表情、动作也只能在B站的二创鬼畜中再和网友们见面了。

翻看秀才的抖音账号,官方对封号的解释也语焉不详,一句“该账号违反了《社区自律公约》”就浅浅带过。

但官方不解释,不影响网友们放开了瞎想:就像游戏中那些引导未成年人消费、充值的元素被一再制裁,秀才这类面向老年人、诱导老年人消费甚至线下追星的行为从公序良俗的眼光来看是否也并不合适?
毕竟和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类似,与时代潮流脱节的老人们也容易被网上的花花绿绿迷了眼,把积攒多年的养老金一口气交代了。
但如果说秀才们的眼神暗示还仅仅只是让人有这方面的联想,那么这几天突然冒出来的“弟弟”公众号们就几乎把“割老家伙韭菜”这几个大字写在了脸上。

现在在微信订阅号内容里搜“弟弟”或是“姐姐你在吗”,就能看到一连串标题、封面画风非常类似的推文。
一位不露面目的西装帅哥,一行“十指相扣没有了距离”的艺术字,用年轻人的眼光看来有些老土。
一记“亲爱的”,一声“弟弟”,一句句“很急,快回复”或是“请你一定要重视”,一个个用书名号或大括号做重点标记的关键词,用咱平日里起标题的逻辑打量起来有些莫名其妙。
但等我点进这些个推文,就明白他们为啥这么奇怪了——这是一封封为缺爱、期待“被依赖”的老人们量身定做的诈骗信。
这些推文往往字体硕大,保证老人们看着舒心。开头五个字,无一例外是“亲爱的姐姐”,把自己包装成了给这位“好姐姐”特地写就的一封信。

在称呼读者为“姐姐”的同时,作者也会自称“弟弟”,长幼尊卑之间一股“依赖”、“需求”的味道也渐渐浮现。
而在一番堪称溢美之词的问候后,“弟弟”就会诉说起生活中的种种不快,最后图穷匕见——“弟弟”需要“姐姐”提供一些“支持”。


而这些诈骗推文的套路其实非常单一,我随便找了一篇给大家捋一捋。
故事往往发生在一个排名性质的比赛现场,它可以是公司考核,可以是唱歌比赛。作者会在文章的开头就称呼屏幕对面的读者为自己的“好姐姐”,并附带上“见信好”这样让对方明白这是一封来信的用词。

在三两句问候后,“弟弟”就会交代起自己在比赛中遭遇的种种不快:别人智囊成团,自己却孤身一人,想要有个人陪伴在身边,给他打气。

情绪调动到位后,“弟弟”就要给出自己需要“姐姐”的地方了,自己在公司内部/唱歌比赛的网络投票中竞争不过别人,并且这时“姐姐,弟弟唯一的希望就是你了”......

随后他就会帮“姐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点喜欢作者,选择数字“256/520”,越大越好,就可以帮他收获更多的人气,甚至还能“多点几下”,“重复计票”。

那这个“喜欢作者”长啥样呢?嗯......长这样。要当心,这还不是微信自带的赞赏功能,而是一个外接的小程序。

点进去以后,出现的是是一个与原装赞助类似的选择金额界面,只不过似乎每个选项的金额都变大了不少——前面提到的“520”、“256”赫然在列,“弟弟”还细心的给这两个数字加上了我爱你与爱你哟的注释。

好,套路大概就是这点了。换我们身经百战的年轻人来看,一眼下去可能就会觉得这是种不入流的诈骗方式——啥年代了,一点好处都不给就跟咱要钱,傻子才上这个当。
但当经历这一切的换成老年人时,情况就有些许不同了。
玩网不多的老人们对互联网上的套路往往一无所知,可能没法理解这份来信只是广撒网多敛鱼的产物而并非对她一人的真心换真心。

而以我对家里老人的了解,在儿孙都已成人,可以独立自主后,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希望被依赖、被需求”的心态,想方设法给别人做点啥——而“弟弟”们所传达的,正好就是这样一种情绪。
更别说, 老人家要是微信支付用得不多,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给“弟弟”投票支持需要花上好大一笔钱了......
如果说此前的“假靳东”之类假装明星诈骗、秀才一样真人出镜直播还需要一定成本,那这些“弟弟”公众号简直就是抓着韭菜一把一把的割——点开一个发过“弟弟”推文的公众号,就会发现这样的文章他们每天都能产出一到两篇。再看这阅读量,虽然称不上多高,但和几乎没有的成本比起来可以说收获颇丰了。

天底下挣钱的法子这么多,偏偏走这条路,真歹毒啊......
就像前几天年轻人们还在背《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中的美人们拿捏的服服帖帖,因为这份现实生活中难以体会的美妙感受交出四十二大洋买下游戏,老人们被这份量身定制的诱骗推文迷了眼也是情有可原。
这两天,已经有不少子女发现家里老人在和公众号发语音谈恋爱了。

不由得想到到今天《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传出的续作消息,感觉这个系列还是有不少延伸拓展的潜力——你看,我们把续续作定为《完蛋3!我被弟弟包围了》,让子女买给老人,是不是很有帮老人家长见识、避免日后受骗的教育意义......
而对我们来说,除开老生常谈的多陪陪长辈,也不妨多和老人交流交流,了解一下他们心里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也别再在他们试图一展身手时,依靠自己的所谓“见识”、“能力”,泼上一盆冷水了。

hi,这里是情报姬~
想更早看到编辑们的文章,可以wx关注下我的公号
这对我来说很重要,笔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