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广州公交提速研讨会议(3月22日)上篇
————— 文章概要 —————
此次会议参与方有: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代表 方女士
广州市二汽溢通巴士公司代表 阮生
广州市电车公司代表 黄生
UP主,会议自称:**(学校)思政小组***同学

会议内容:针对目前广州公交系统所存在的 “部分线路限速不合理” 问题进行分析、并研讨在高效率与行车安全尽可能兼顾下的最佳速度,并在二汽溢通214线、电车60线两条沿线路况较为简单且行经快速路的公交线路进行提速至最高55km/h、各路段设置分段限速的建议。
观前提醒:会议谈话内容主要由笔录,UP主对领导们的发言进行了简化,保留主干部分
————— 会谈对话摘要 —————
(UP对于此次会议开篇词)
“自2018年广州公交纯电化开始,大部分线路被要求车速限制在45-35km/h行驶,并以GCI智能机作为车速监控(其中一个功能)。至此大量线路出现以下问题:
①单程耗时被拉长、从而导致车辆周转效率低下。
②周转效率降低,连带着车辆间隔也一同被拉长
③在相当一部分车辆在快速路上也以45km/h及以下速度行驶,增加了事故隐患。
④单程耗时拉长,低速行驶更易导致驾驶员疲劳驾驶。
限速的举措确实有助于保障行车安全;但过低的,不合理的限速无疑起到反作用,不仅影响道路通行效率,而且使交通危险隐患反增。在此,我们小组经与一部分司机师傅、乘客交流,查阅各车型数据后得出,55km/h的限速值刚刚好能满足行车安全与通行效率的双全,并根据城区各道路车流特征进行分段限速,从而让广州公共汽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适当提速。”
UP主:


电车公司 黄生(听取60线提速建议后答复):
“对于公交行业的合理建议,我们也是会倾听的。现今广州市道路路况日益复杂,各司为规范行车,对于部分路段有以下限速要求:
①道路路口(有匝道汇入都算做路口)限速30
②通过人行横道“能慢就慢”,限速25
③路口右转限速15
此几种限速是为使驾驶员能警惕路口路况,尽可能减小安全隐患。
对于最高速度的设置,我司是允许车辆以50及以上的速度行驶的(?),但是从此也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急加速/急刹车的问题。城市公交车站距较短,频繁启停,急加减速容易使站立的乘客摔倒受伤,客伤案件也是公交行业最关注的一个点之一,广州公交车又有大量老年旅客,客伤案件便常有发生。比如今年就在60路线上,就有一位九旬阿婆因为急刹车,手没扶稳,在车内摔伤,结果最后没有抢救过来。此类案件一般都是公交公司埋单(赔偿),所以为尽可能减少客伤,就需要减少急加减速的动作。
UP主聆听后发表观点:
“对于路口/人行横道限速30的要求,我们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并不是所有的路口都设置交通灯,举个例子:某个合流匝道,按照交规侧向车辆避让直行车辆,应是侧向车辆减速。路口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应对不同路口进行针对化限速,起到警惕性。
而对于客伤案件,我们也认为 “一刀切” 的路口限速反而会使急加减速的动作大增。许多人行横道几乎没有行人抢道,但是只有公交车急刹至25km/h,后又加速,无疑多此一举。况且刚才提到的急加减速问题后果就是导致客伤,粤语有云:“斩脚趾避沙虫。”,所以我们的建议是:通过无红绿灯人行横道时才设置限速30的要求,其余路段按照路面限速并无大碍。我们的观点大概如此。”
电车公司 黄生(听取UP主观点后答复):
“白话喺咁讲 ’斩脚趾避沙虫’,但系仲有一句喺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国家对于公交车有要求,复杂路段(路口、人行横道)急刹车要在8米内刹停,所以公交车以25km/h下速度才可以满足要求。假如公交车遭遇了行人或电动车抢道,也是以防万一,能救一个是一个。所以我不大同意路口提速的观点。
而据我司调查,许多乘客会在车未到站便站起身准备下车,车辆进站刹车也容易使乘客站不稳。”
UP主:
“但是据我们小组的调查,例如250路车赤岗路口-珠影路段,80%的乘客会在车停稳后才起身下车。后期多次乘车观察也少见乘客提前起身准备。
因此,我们小组认为,乘客提早站起身导致客伤的案例为少数。真正需要做到的是向乘客宣传 “坐好扶稳” ,例如在报站内容多次强调,或是多设置扶手握位等措施,以上几点对于公交企业应易于实现。”
电车公司 黄生:
“嗯,对于***同学的建议,我司会进行实际地观察与相应地讨论,感谢同学对公交行业的支持。(电车公司部分完毕)
UP主:

(听取214线提速建议后答复):
“刚才电车公司的黄生已经回答的差不多了,不过我还需要补充一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城市公交车须控制在时速50km/h以下(此法规存疑,需要具体分析)”
UP主:
“虽然我们不知该条法规是否存在,但是放眼整一个珠三角,东莞、中山、珠海、深圳等地的公交公司给出的最高限速均达到了55甚至60km/h,且即使在广州市辖区内,南沙交通与花都富都公司部分线路对于公共汽车的最高限速也均为55km/h。咱的意思并不是 “既然他们能达到,我们也要达到” 这种思维,但是也值得借鉴。况且我小组所给出的建议非要求所有路段都要跑到55km/h,而是以55为最高界限,对路况复杂的路段进行更低的限速,以此保证行车安全。
214路目前的状况便是:在路面限速80的广园快速路以45km/h及以下的速度行驶较长距离。《交规》有规定:驾驶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属于以下情形之一,未造成后果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警告:
(二)驾驶中型以上客货车、校车、危化品运输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超过规定车速10%以下的
(四)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规定时速20%以下的
而214路的限速值为45km/h,已经低于路面限速44%,与《交规》严重相悖。谚语有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速路上也以此速度行驶,后方的社会车辆以正常速度追上,需要急忙变道以防止追尾,多次变道势必影响通行效率,更有甚者大型车辆因难以控制直接追尾公交车。所以对于限速这一问题,也希望公司能再三考虑。”
还有一点,广州公交系统拥有大量的比亚迪牌城市客车,然而在18年大面积纯电动化以后,一部分公司的车辆先是将限速设置在五六十左右,但没多久全数降至35-45km/h,现如今使用该牌车的城市限速值也较低。且该时间点一部分使用该牌车的城市也曝出 “车辆刹不住” 交通事故的新闻,我小组想知道比亚迪牌城市客车是否真的因刹车性能缺陷,导致使用该牌车的城市对限速的要求严格?
二汽溢通公司 阮生:
“我司以及公交集团确实有大量比亚迪牌城市客车运营,但是目前该牌车各车型在年检等例行检查中,若刹车性能不合格是不允许上路的。且大量测试均能满足国标标准。所以我司的车辆是没有刹车方面的缺陷的。”
UP主:
“好的,感谢解答。还有一个问题,有部分巴士爱好者与司机交谈中得知 “XXX线路单程要求105分钟以上跑完全程” ,邻近的深圳市公交是对单程耗时有要求的,具体含义是 “要求车辆不能开太快,以防止过早到达终点站” ,此举措无疑会拉低旅速,所以我小组想了解目前集团是否对车辆有过单程耗时的要求?”
电车公司 黄生:
“目前集团内没有对运营期间的车辆有过耗时的要求,不过车辆出场/回场时,我们会对车辆有一个限时,大概意思为 “XX分钟内从该线总站回到车场” ,集团内并没有推广此类单程限时的要求。”
广州交通委员会 书记员:
“感谢***同学的积极建言,相比同学在校内也是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吧,公交系统作为民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无疑是第一位。所以我们公交系统一切的改革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同学也在发言中也有反复强调,接下来我们会对此提速方案进行研究,并在此后给予答复。”
(完,有简化删改)
————— 会议后记 —————
此后一个月,UP主终于收到了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的答复函,大致内容如下:

此上篇倾向于会议内容陈述,下篇具体分析敬请期待。
以此几字结尾吧:改革是艰难的,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