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13):“能量层数充填与剥离临界能量层数”

2022-07-17 19:17 作者:芙娜F伊斯卡-Official  | 我要投稿

在上期讲完自旋以后我已经讲完了单个源质与极低能量的组合以及这些情形下可能产生的物理效应(可能吧,大概,说不定?也可能有漏,如果漏了我想起来了之后会补上),事实上这些源质与能量的组合都符合我对于源质能量团的定义,但因为在之前的模型中讲述的情况能量含量太少,所以不一定能保证源质与能量稳定地结合在一起也没有实质上这样称呼它们的必要,因此我没用“源质能量团”这个词语去称呼它们,不过随着在接下来讨论的模型中我将逐步地加大向我的模型中引入能量的总量并去讨论更多的能量和影响更为复杂的情况,因此我的模型中通常将出现至少一个源质与能量稳定结合的存在,我也将更频繁地使用“源质能量团”去指代这些存在,然后在讲了一大堆和正文内容无关的东西之后让我们正式讨论今天要讲的内容:能量充填与临界崩溃。

在开始讲解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之前分析包覆第1层源质的能量的受力情况时所使用的模型图《7》-3:

《7》-3

在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后我们得到一条结论,那就是当系统内的能量总量刚好足以包覆第1层源质时,处于包覆第1层源质上的能量覆膜中的每一个质点的源质都有因对侧存在的能量而导致受力不平衡进而有被剥离第1层源质的倾向,不过由于源质引力场的作用即便这些能量有此倾向它们也依然会被源质引力场牢牢地束缚在第1层源质附近,甚至即便能量总量稍多于包覆第1层源质所需要的能量时情况也是如此。

不过,如果包覆第1层源质的能量数量继续不断增加那么结果也是如此吗?

具体情况让我们来看看图《6》-5、图《13》-1与图《13》-2:

《6》-5
《13》-1
《13》-2

图《13》-1与图《13》-2分别被用于表述在图《6》-5的模型基础上继续增加能量形成的结果,其中图《13》-1中的绿色能量覆膜是在刚好足以覆盖第1层源质的橙色能量覆膜外围再覆盖一层刚好足以将橙色能量覆膜以及第1层源质覆盖的能量覆膜形成的结果,而在图《13》-2中的紫色能量覆膜则是在绿色能量覆膜外再覆盖一层能量覆膜形成的结果。

通过对比图《6》-5、图《13》-1与图《13》-2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按照《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7):“关于图《6》-5中系统稳定后关于能量的受力分析”》对其进行受力分析那么在这三张图中包覆第1层源质的最外层能量也即《6》-5的橙色能量覆膜能量,《13》-1的绿色能量覆膜能量,《13》-2的紫色能量覆膜能量,这些最外层能量覆膜之上任意一点的能量受到的来自源质引力场约束使其被束缚于第1层源质附近的引力场约束力始终维持不变(甚至有点减弱(减弱部分来自于基本可以被忽视的第1层源质的源质引力)),但是吸引它使其被剥离第1层源质的合力却因为能量层数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只有一层能量时源质引力受削弱次数为1、两层时为3(两层橙,一层绿)、三层时为5(两层橙,两层绿,一层紫)),如果层数这样继续叠加下去,那么指向第1层源质方向的合力将逐渐减小无限趋近于0,背离且有使外层源质剥离第1层源质的合力维持不变,总合力将表现出将最外层能量从第1层源质处剥离的倾向,且随能量层数增加总合力趋于无穷,因此当能量层数不断增加时总有那么个临界层数会使得最外层能量被从第1层源质处剥离,所以我称这个临界能量层数为剥离临界能量层数,而这个使得能量层数不断增加的过程则被称为能量层数充填。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在上述模型的图《13》-2中用了紫色也就是第三层能量充填层数,但是临界能量层数具体能有多少要参考实际讨论将整个被讨论系统中的源质及其组成的源质引力场、能量及其产生的源质引力阻隔区域包含进去的源质能量场才行,视源质能量场的结构不同临界能量层数最低可以至0,最高则可能至无限而像我模型中情况必须依照实际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另外,这里还要说明的一点是,能量层数大于1时更外层的能量覆膜的能量总量势必会大于更内层的能量覆膜的能量总量,原因也非常简单更外层的能量覆膜的表面积更大构成该能量覆膜所需要的能量也越多,因此能量覆膜形成后能量总量也会越大,如是而已。

以上,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内容,在接下来的大概三篇文章里我会聊聊能量层数大于等于临界能量层数后可能导致三种不同的结果,这三种结果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的实际应用价值都不低(如果我写完了理论篇,我可能会试着去写写应用篇的内容(包括“人造黑洞(有可能是下个时代最有效的能量储存装置)”,“超光速引擎(飞出太阳系)”、“可控核聚变(其实这部分内容以现今的技术基本已经可以实用了(就是转化效率有点低(我在更了解目前的情况以后或许可以改进看看?)))”的构想(如果我能有机会写到这部分的内容的话)),就是这样。

以上×2。

这次是这篇文章是真的完了。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13):“能量层数充填与剥离临界能量层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