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材制丨视角】红火蚁—危险的物种

2023-03-18 15:18 作者:青春材制  | 我要投稿

初原载于 爱学习的 青春材制

2023-03-17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1.红火蚁简介

红火蚁

  

        红火蚁(学名:Solenopsis invicta),拉丁语双名意为“无敌的”蚂蚁,蚁属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家蚁亚科、火家蚁属,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其难以防治而得名。其通用名,火蚁,则因被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焰灼烧般的痛感而得名。同时,红火蚁在世界分布广泛,是极具破坏力的入侵物种之一。

  红火蚁是蚂蚁的一种(并非带“蚁”字便是蚂蚁,如白蚁——属蜚蠊目,与蟑螂亲缘较近,不属膜翅目),属于社会性昆虫,有多个品级,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和工蚁(发育不全、无生殖能力的雌蚁)。其中的工蚁又可分为一至多型,多型时包括大型工蚁(俗称兵蚁)和小型工蚁。

2.红火蚁的危害

  红火蚁是杂食性有害生物——这意味着它们几乎从不挑食,除对生态环境中土栖的动物造成浩劫般的伤害外(如在一些危害严重的地区,往往泥土中的昆虫都会被捕食殆尽),还会对于农作物成相当程度的伤害。火蚁取食作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对于作物造成长与收成造成经济上极大的损失——如美国德州因红火蚁危害家畜、作物、公共卫生、环境生态等伤害,造成财政上的损失每年就高达3亿美元。

  红火蚁也常常入侵户外与居家附近电器相关的设备中,如电表、电话总机箱、交通信号机箱等,造成电线短路或设施故障,进而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


集体行动的红火蚁


        红火蚁对人也极具攻击性,成熟蚁巢的个体数可达到 20 万至 50 万只个体,因此入侵者往往会遭受大量的火蚁以螫针叮咬,大量酸性毒液的注入,除立即产生破坏性的伤害与剧痛外,毒液中的毒蛋白往往会造成被攻击者产生过敏而有休克死亡的危险,若脓泡破掉,则常常容易引起细菌的二次性感染。

  1998年所做的调查,在南卡罗来纳州约有33000人因被红火蚁叮咬而需要就医,其中 有15%会产生局部严重的过敏反应,2%会产生有严重系统性反应而造成过敏性休克,而当年便有 2 件受火蚁直接叮咬而死亡的案例。2003年9-10月台湾有民众被红火蚁叮咬而送医的案例。


红火蚁叮咬后的手臂
红火蚁叮咬后的手

3.火蚁的分布与传播

  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在内的国家。1930年,因检防疫上的疏失,红火蚁入侵了美国南方,并给美国农业与环境卫生领域造成了严重困扰与经济损失。目前,在美国南方已有12个州超过1亿公亩的土 地被入侵红火蚁所占据,由此造成经济的损失,每年估计约数十亿美元以上。

  自红火蚁给美国造成始料未及的损失后,全世界其他未被入侵的区域,开始极力防范红火蚁的侵入,但在世界贸易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防堵红火蚁向外扩散的策略也不免百密一疏。1975~1984 年间,波多黎各遭到红火蚁入侵;1998年,南加州遭到红火蚁入侵;2001年,入侵红火蚁更是成功跨越太平洋,在新西兰与澳洲建立了新的族群,而且对上述区域的农业与环境已造成危害。

  之后,“臭名昭著”的红火蚁又隐藏进家庭垃圾中侵入台湾,又从台湾传入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县,继而蔓延至广东省内其他城市及香港、澳门。现在在我国,除上述地区和省份外,广西、福建、湖南等省也均已发现有红火蚁出没。

4.防治相关

  红火蚁的防治:一是通过检疫,严防携带红火蚁的媒介物体从疫区带入其他地区。如土壤、草皮、干草、盆栽植物、带有土壤的植物以及运输土壤的容器,阻止红火蚁在新地区建立种群。二是采取防治措施,杀灭入侵红火蚁。

  (1)使用绿氰菊酯、阿维菌素等化学药剂直接杀灭, 将大量的药剂灌入红火蚁土丘中,所使用的液体加几升热水到混有药剂的水中即可。

  (2)使用沸水处理法,在轻度危害区域可以用热水处理可见蚁冢,有近 60% 的防除效果。每个蚁丘至少要使用 6 公升的沸水,单次处理成功率低,需连续处理 5~10天。

相关引用:

1入侵红火蚁之灾---苹苹

2 我国大陆入侵红火蚁入侵扩张趋势长期预测——王磊,陈科伟,冯晓东,王晓亮,陆永跃

3入侵红火蚁——戴立雪

4 图片来源于网络及相关论文


撰 稿 人: 科技协会科创部   王涛 周子翔 陈逸凡

责任编辑:科技协会主席团   程佳怡

执行编辑:科技协会组宣部   王任博 李亦高

总 编 辑:                        李晓萌

投稿请发送至:fmmsat@163.com


【材制丨视角】红火蚁—危险的物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