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芜的死,为何让人意难平。
以下内容均为个人感想#
邱芜这个角色真是绝了。
我们先回顾一下剧情对她的设定。 一个原生家庭不和睦的女孩,曾因为父亲家暴母女而导致警察上门调查。虽然游戏内对这段剧情着墨甚少,但我们都明白这就意味着邱芜度过了一个苦难的童年,享受到的爱必定少之又少。这段经历会对一个女孩造成多大心理创伤就不必多说了吧。 这是童年背负的不幸。 随后,因为受到童年那名女警察的影响,最终考入了警校,却因为父亲的劣迹而不能通过政审,无法进入警察队伍,只能屈居在火锅店做服务员谋生(可以看出她的独居生活是比较拮据的,屋内的陈设很简单,还因为交房租而头疼;但是却又没有消极对待生活,喜欢看电影会去租碟片,悉心照料着一只小黑猫,生活起码是有姿色的)就这样她甚至还使“附近一片的治安都变好了”,这其实间接表现的是邱芜完全有做一名好警察的能力,但是不公的命运却将她拒之门外,即便如此她也未曾放弃做警察的愿望(后来积极答复沈言川的邀请),如此热爱生活却为生活所迫。 这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命运的意难平。 之后,遇到沈局,参加调查。沈局这个角色不做评价,我完全理解不了他作为一个公职人员,一个政府机关的领导人员,甚至大概率是一个党员,是怎么做出让一个不熟识的火锅店服务员去参与调查三眼神童案这种涉及多条人命、牵扯多条利益链的重大案件这种决策的。就算说这件事很机密,不能找身边人怕连累自己,那你拖一个普通民众下水这合规吗?这合法吗?之后邱芜的表现作为玩家都看在眼里,负责任,机灵,能干,觉得理所当然对吧?因为我们他妈的直到结局之前都以为邱芜应该是有个正常的身份的,有可能不是名正言顺的编制,起码也应该是正常体制内人员吧?但她就只是一位从警校毕业而从未从事警察工作的普通民众而已!甚至于死亡,都不能称之为牺牲或是殉职,可能仅仅只是作为普通受害者被记录在册,除了徐道长和沈言川以及小芸,甚至不再有别人记得她的付出!邱芜的参与本身就是一场骗局,但是她却以饱满热情投入其中,甚至献出年轻的生命。身在上帝视角的我们自然会因此而感到心酸与煎熬,因为她不应该就这样凋谢! 这是所谓“上面”的利用,将邱芜引入深渊。 最后,邱芜的死。说起这个我就来气,就像之前看其它b友说的,唐雨的下落不明(多半是命陨于那天黎明之前了,唉,这是另一个悲剧的故事)可以说是被算计到了,人被绑了起来,本身也只是个普通大学生,要面对两名亡命之徒,几乎没有生还可能。但邱芜和她不一样啊,邱芜作为正经的警校毕业生,学过擒拿,遇到的还是刚刚费力气害了老徐(砸晕),手里还拉着小芸的杨伯鸿,这种状况你告诉我她没法反抗?因为杨突然出现把她吓懵了?她之前面对幻像也没有惊慌过你告诉我她现在却反应不过来?有人说因为恐高使她丧失行动能力,但她确实走过了木板桥,也就是表明她能靠自己坚定内心来克服对高空的恐惧,没道理后面杨伯鸿出现,她又突然恐高复发了。邱芜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即使一时做不到救下小芸逃跑,反抗一下杨伯鸿,自己跑开,这是绝对可能的。但是剧本把她写死了,那她就得死,她有很多逃生的可能,一百条世界线里只有一条她非死不可,作者偏偏选择了这一条,将一切导向最坏的结果。 这是剧情的无情宣判。即使她没有做错任何事,没有任何需要赎的罪,即使她只是一心向善,想维护社会治安,想调查清楚疑案,想真相水落石出,想救出女孩小芸,想做一名真正的警察,了却自己多年的心愿......各种美好加诸彼身,但她偏偏死在了真相大白的序幕拉开之时,偏偏在大佛莲花台前永远闭上了双眼。没错,“血染明镜台”,但她的死亡意义何在呢?没有推动剧情发展,没有丰满人物形象,只会让玩家扼腕叹息,悲叹好人没好报,自己又吃刀,仅此而已。那么这样安排一个人物,这样消费玩家的泪水,这样设计一场刻意的悲剧,是否操之过急? 当然,不能否认我这些话里有主观成分存在----对角色的喜爱。我相信玩过或看过这款游戏的大家也会对邱芜充满好感,因为邱芜确实塑造的很“白月光”,她善良,机灵,能干,有趣,同时又背负童年的不幸,这些要素本身就让人对其喜爱和同情。但游戏不该仅是为了利用玩家对角色的好感来扩大她死亡时给予玩家的冲击力吧?是不是应该考虑到逻辑上的合理? 从邱芜自己的视角来看,我感觉到的是整个世界的恶意。除了徐道长真心盼望她成长,其余再没有哪怕一丝温暖。游戏对她周围的剧情着很少,不难猜测这个姑娘简单到简陋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连那个“给她机会”的沈局其实都心怀鬼胎。原谅我这么说,但冷静下来想一想,如果邱芜没有在案件中死亡,沈言川会怎么处理邱芜这个漂泊无依的普通人?对沈局来说,邱芜不过是枚棋子罢了,他未必不因邱芜的死亡而悲痛,但更多的,“是一种解脱”。没错,她的死没有掀起哪怕一点波澜,没有徐道长和小芸,她可能就这样消失了,不再有人提起。写到这里我身上开始起鸡皮疙瘩,难以想象,为什么所有不幸和不公都要施加给她邱芜。 “made in chinakou”的假警徽,让人感到彻骨的心寒。真正追求正义的人失去了一切,而阴暗处苟且的“正义之士”却只是享受着即得的利益。三伏,三伏。在这个各得其所的故事里,唯独邱芜,平白遭受着不应属于自己的结局。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诸位,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