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后三年
前坡小学的路上
开始去前坡小学去上学了,我跟着爷爷去过一次,真的是太远了。然后,爷爷就从破烂厂里淘换了一辆自行车给我骑。我记得没多久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我的那个自行车真的是很简单。一个车架、俩轮子,然后没了,简约的要死。当然,别的同学有比较新的。我也没觉得什么,因为我觉得我车技很好。我们从闫庄小学一块儿过来的同学,我们都有共同的身份,我们都是插班生,我们都骑自行车上学。一到放学,路上就是我们互相飙车的时候。我在那是就学会了打撒把。除了冬天,我很喜欢骑自行车。冬天是真冷啊,带的手套根本没用。我都把手放到我皮肤那暖一下,那一下太刺激了。到了新学校,也会有新问题。校园霸凌这种事我在闫庄小学还不太明显,但在前坡小学就太明显了。
前坡小学的校园霸凌
其实,校园霸凌这件事,我从小就与之打交道,只不过我不是被欺负的那个,当然,我也曾被人欺负过。我们插班生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我们的成绩普遍比前坡小学的同学好,我们闫庄小学的来到前坡小学之后,很快就垄断了班级的前几名,甚至在我们闫庄小学中等靠下的同学来到前坡小学之后,也能位居中等靠上。从这也能看出来,我们闫庄小学的学生成绩不俗。此外,我们插班生与前坡本地学生之间开始有了矛盾。我们都是远道而来,都是骑着自行车上学的。因此,我们都很团结。我们闫庄行政村李庙自然村的学生真的是很给力!在和本地学生的斗争中,竟然不落下风,甚至占据优势。由于,我跟李庙村的同学是老相识,我们都是朋友,我学习又好,他们对我很友好。尤其是李康康,我的同桌,曾经的好朋友(六年级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了),那家伙也不知道是发育早,还是咋回事,到了前坡小学之后就开始了叛逆的非主流道路。他竟然开始了讲酷,发型非主流、吸烟耍酷等等。他是我在前坡小学的同桌。他竟然开始了谈恋爱,当然,我也不知道这种恋爱算什么,他甚至用烟烫了一个名字的疤痕,王圆圆。这个女孩是学习比较好的女孩。长的很高,白白净净的,当时大家觉得她也是很好看,就是两颗大门牙是黑灰色的,可能是瑕不掩瑜吧!李康康这个人上网吧,吸烟、打架啥都干。他爷爷是我们闫庄小学的老师,他们家还算殷实。他也有不少零花钱,没事买点零食,烟是论根买,那时候一根两毛钱。他仗着他们李庙村里的人多,打架人多力量大,竟然压过了前坡的地头蛇,这家伙有点帮派老大的味道,因为有点零花钱,请别人吸点烟,吃点小吃,大家都愿意跟着他。他看过一本书《坏蛋是怎么炼成的》。他这种东西,我避之不及,我们虽为同桌,但走的路截然不同。在我们班上,大家有一个共同属性的都是抱团的。凡是一个团体的,大家就不会去欺负他。相反,那些看着瘦瘦弱弱的,很多人都欺负他。我印象深刻地是,后庙村的一对兄弟,弟弟叫李永福,哥哥叫个什么,我记不得了。在欺负这一对兄弟上,前坡本地的坏孩子和来自闫庄村的坏孩子却是联合起来欺负他。好像谁弱了,不论别人关系怎样,大家都要欺负他。每到放学,那两兄弟一路被人踹着走。我看了,很不忍心。但我无力阻止,我一句话也没说。我只是没有去欺负他们。还有一个女孩子也被大家嘲笑。那个女孩脏兮兮的,现在想来也是可怜。她好像坐在我后边,我好像也参与过一些那种行为。对此,我忏悔!
其实,我也被欺负过,不过有人帮我出过一口气。那时我还在闫庄小学上学,班上有个坏孩子——黄亚飞,偷他爷爷的粮食卖钱的人,有一天,我们就有了矛盾,他喊了他哥,找我的麻烦。我回家跟我爷爷奶奶说了,很巧的是,我大堂哥在家,当时,我大堂哥已经很高了,在我眼中,他基本上就是成年人了。我对我大堂哥印象很好。他在家时,我们一块儿玩。他从小就不跟我二堂哥、三堂哥一样。我大堂哥带着我帮我出气,那天在路上,看到了黄亚飞兄弟俩,我大堂哥过去踹了他们几脚,告诉他们不准再欺负我。从此以后,他们兄弟俩倒是不欺负我了。他们村刺头比较多。还有一个叫黄雷锋的,虽然叫雷锋,但绝不是做好事的主,这个家伙是跟我四堂哥一个班的,虽然也谈不上欺负我,但是对我也并不友好。又一次再厕所上厕所,这家伙就找我的麻烦。
我第二次被霸凌就是在前坡小学了。我好像因为考试不让一个前坡本地学生抄,他就记恨在心,但是也没有发作。事情到了很久,有一次我跟我小老表还有我四堂哥从镇里回家,路过前坡,被他们几个人看到,他们就跟过来,踹了我一脚。但我也不敢反抗,只能吃了这哑巴亏,在人家地头上,人数也不占优势。但这件事对我印象极深。我感觉到了吃了大亏,心里很不舒服。我是一个记性还不错的人。有时候,我是一个很记仇的人!
前坡小学的学习生涯
其实,早在开学之前,我和我小老表就去学校参观过。怎么说呢,比我学校略大,但没有我们学校环境好!我们闫庄小学的环境是很优美的,那松柏树长的是很高的,有两个花园,里边种的是月季,还有嫁接的刺槐!一到春天,校园美极了。后来辗转去了很多学校,其他虽然也新奇,但终归没有闫庄小学好!前坡小学就是这样,校园很大,但是很简单,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学校,两排房屋是教师。我们闫庄小学是分区的。一进大门,左边是低年级区,右边是高年级区。绿化很好,一看就是传承的教育氛围。所以,要不是没地方去,我应该是不愿意去前坡小学上学的。
记得那是一个雨天,我在一间教室的桌子里看到了一本没了封皮的书,讲的是中国历史,那不是教科书,而是类似大厚书的那种。质量很好,我就拿走了。这本书即为我后来喜欢看历史的起源。我在这本书看到了九千岁魏忠贤,看到了项英与皖南事变,虽然都不太懂。这是我的第一本课外书,这算不算偷来的?反正也是顺来的!
闫庄小学同学的慢慢离去
去到前坡小学之后的一年,我的同学慢慢的都走了。王恒跟他妈在前坡上了一年就走了,他们就是前坡村的,但他们有更好的去处,他们应该是去了城里。我村里的郭远方,我俩一块儿上学有一年还是两年,他也去城里上去了。他们家怎么说呢,他姑姑嫁的人有钱,是搞房地产的,他姑姑也开始搞房地产,因此,他们家在当年农村普遍还是土配方的时候,他们家就已经是平房带小花园了。很多年以前,他们家又翻新了,基本仿照别墅式设计建造的,即便是现在在我们村里,也是数得着的好房子。很奇怪,我的成绩在前坡小学还是前几名,有时得过第一,但不是一直霸榜的那种。可能是自己很难长时间稳定吧!
在前坡小学上学印象最深的是两位老师:一位是杨老师,他也是退伍军人当老师,他是语文老师,我感觉他很亲切,不那么严肃。我每次考试不理想,或者骄傲翘尾巴,他会把我喊到操场或者办公室,没人的地方,跟我谈心。那是我从未有过的经历。杨老师跟我谈完心之后,我就会豁然开朗,也不骄傲和但是也不是被批评那种的垂头丧气。杨老师还曾带我们同学去他家。他家也是不错。平房。那个时代的当兵的出身,经济条件都不错。像我对门郭老师的平房,顾老师家的平房,这又有杨老师家的平房,都比我爷爷奶奶家,也比我大伯,比我家强太多了!对了,这个杨老师跟王圆圆是一个村的。杨老师对她也很照顾。另一位老师是王昌海老师,这为老师极为严格,他是数学老师,曾经教过我四堂哥。记得又一次数学作业,当场留下作业,写完作业的就可以交了,我很快写好了,交上去了,王老师一看,就给我打下来了,叫我重写。我当时没有意识到是哪里的问题,就只好又重新抄了一遍,结果,刚交上去,王老师又说重写,这下可把我整不会了。我不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伤心的哭了,边看题目,边看作业,这题我会做啊,这不是都算对了么。后来,竟然是单位没有加括号!我心里很是不服气。这点问题跟我说不就行了,老师说,就是改掉你这粗心大意的毛病。那一节课,我至今印象深刻,在全班面前泪洒现场,很没面子,毕竟自己也算学习尖子。这两位老师一直从五年级教到我六年级。我刚到前坡小学时,四年级是顾老师教数学,语文老师则是换了,是一个叫李孝海,这为语文老师没甚印象,只记得他比较黑,也算比较和善。他对我也不错。
到了六年级,大家又要到了各谋前程的时候了。有条件的,争着去县里的好中学。但凡学习好一点的,谁也不愿意去我们镇的一中,大家都知道,镇中学的风气极差,各种不务正业,吸烟喝酒、打架抢钱、上网谈俩爱,反正风评极差。我爷爷就跟我想办法,我去不了县里上中学。因为,没人帮我跑县上上学的门道。我大伯跟我二堂哥、三堂哥跑了,那毕竟是亲儿子,侄子毕竟比不了。我爸我妈好像也并不在意。就这样,爷爷奶奶商量,送到隔壁镇朱口镇一种去上吧!毕竟朱口镇一中的教育质量很不错。除了县里中学,恐怕朱口镇一中的名声很大,当年,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他初中就是在朱口镇一中上的,再加上也是最近的一个镇了,因此,这就是最好的学校了,对我来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四堂哥也在朱口镇一中读书。定好了我要读的初中,爷爷奶奶他们就开始想办法怎么让去朱口镇一中读书,我四堂哥是找了我二堂哥的同学他妈去读的。我不太方便再托一次,然后他们想到转小学,直接升上去。亏他们想的出来,我也很同意。可见我从小就是想去好学校读书的。爷爷他们注意到我小老表虽然是马头镇人,但他们家在马头镇与朱口镇分界线上,他们一村的人都在朱大千小学上学,而这个小学毕业的学生直接都升到朱口镇一中读书。然后,六年级快毕业的时候,我爷爷找到我小老表他们班主任,给他送了两箱吃的,还拿着我小学抽考的那些考试标兵。那个朱老师欣然同意了,这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只不过到时候去朱口镇参加毕业会考就行了。那就算我是朱大千小学毕业的学生了。所以,在某一天,我在前坡小学中突然消失了。那些老师,同学竟然都没有告别!当然,当年也没有那个意识。只是,自从那天起,那些人都消失了,都只留在了我的记忆长河里。真不是我煽情,真的是有些人,见不到怕就是真的再也见不到了。
我的再次转学——到朱大千小学
我去到朱大千小学之后,然后开始短暂地借宿在我姑家,与我小老表吃住一块,上学一块。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我姑姑对我也很好,但我就是感觉不自在,不能自由自在的提要求,不能心安理得的提要求,不能任性,不能有脾气。但是在我奶奶家就不一样了。我奶奶做的饭不好吃,或者没按我挑食的要求去做,我就会生气,生气的方式还很有意思,上树、出门,搞大动静,玩水,反正就是平常不干啥,这会儿偏要干啥。我奶奶一般就会来劝我。然后我就听话了。后来我三堂哥说的话就很气人。他说什么,不吃,饿的轻。他跟我二堂哥一样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从小对他们并不是很亲近。我是一个留守儿童,性格来说,虽然独立了一些,但也绝不是不需要被关注。
在朱大千小学的半月上学生涯,我再次成为了配角。我被分配到最后一排,那是差生的地盘。虽然大家都已经快毕业,大家都无心学习,但我还是想证明我自己,我即便来到了朱大千学习,也不会差。奈何根本就没有什么展示机会。可以这样说,自从我转学去朱大千小学之后,我再也未学过习。可能也是小学临近毕业了吧。当时真个氛围就是这样。或者我接触不到前排学习好的同学。其实,朱大千这个班级里也是有优秀的学生的,这个学生后来上了朱口镇一中,再后来,跟我一样考上了县一高,不过人家考上了清华。朱大千小学环境也很不错。面积跟前坡小学差不多,但是它绿化比前坡小学要好。它的厕所不是那种旱厕,而是挖了一个装粪便的大池。其他的小学都是露天式的旱厕。小时候也并不觉得脏。很奇怪。对于朱大千小学我印象的是一只大蝴蝶,学校里边有一棵大树,那个树开的花就是跟那个蝴蝶一样。那个蝴蝶很美!
再后来,我们一块儿去朱口镇一中参加了毕业会考。怎么去的我倒是忘了,大概是骑自行车。朱口镇距离我家十几里地。对于当时我们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不算什么。在教室里考试,我记得很清楚,我坐在靠墙的位置,我甚至还偷偷的翻了书,但没有找到,一来是慌张,害怕被抓到,二来也确实不好找。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里人,他们好像并不是很提倡我这样做,但也没有批评我。其实,不用他们说,我自己只是尝试了一下,更多的是逞能。我就是想尝试一下开始作弊是怎么样。结果就是很刺激,但也绝对抄不到什么,因为,如果你既然记得内容在书的那个地方,那你也差不多也都能记住了,何必去抄能呢。不知道在哪的,一本书,考场上的小动作,又如何去翻呢?除非知道答案了,提前准备好了,然后照抄,那这问题严重了,这不是考试作弊的问题了,这是考题泄露,更大的考试问题了,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了。可能出题人、保管试卷的人。因此,往后,我再也没有做过弊。
其实,我的小学生涯也是一波三折,故友渐渐离去,新的朋友还没有处到!到头来,踏入朱口镇一中的前夕,我的小学同学保持联系的很少。我小时候虽然跟我小老表玩的好。有句话,你可知道:相处日久,徒生嫌隙。我的体会就是,在一块儿久了,就是看着不得劲儿,你也说不出来他哪里做的不对。非得分开一段时间,才觉得还是亲切。阔别重逢,就没有那些看着厌烦的感觉。因此,除了我小老表,我竟无一人从小到大的朋友。我四堂哥也算从小到大,但他始终高我两年级,见的面很少,我们关系反倒不如我跟我小老表。
我的小学生涯,侧重于自述在学校的生活。其实,还有很多记忆需要结合特定的人物才能完全勾勒出来。很多记忆也并非在学校,因此,那些在我记忆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人需要单独来写的,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自述,那就从五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的记忆人物开始:他们有奶奶、爷爷、小老表、四堂哥、大伯、姑姑、三堂哥、二堂哥、大堂哥等,吴梦月、李肖肖、李康康、王恒、郭远方、王著名、宗趁趁、赵旭、牛梦阳、梁超博、王淘金、查亚丽同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