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细碎科普]二战前及期间的美国自研反坦克枪

2021-04-04 13:33 作者:巴勒斯坦的西瓜  | 我要投稿

美军在二战时期基本上没有使用过反坦克步枪,因为他们有更好的选择--巴祖卡系列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

曾经他们倒是有机会使用,1943年美国陆军游骑兵买了一些英国的博伊反坦克步枪,但最后还是使用巴祖卡,后来倒是在朝鲜战争时美军海军陆战队找加拿大军队借了一些博伊修修改改当狙击枪用

不仅如此据传1944年解散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突袭团也有使用过。

“美国没有发展反坦克步枪”这句话的基础估计是建立在“美军从未正式大规模装备反坦克步枪”这句话的基础上。

也是,美军有.50口径的M2机枪,为什么还要费力发展反坦克步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坦克这玩意的出现在当时并没有正式列装有效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同盟国军队造成的恐慌是非常的大。后来德国人在1917年将设计意义颇具现代化的A7V坦克和毛瑟反坦克步枪拉上战场,世界上第一款正式列装的反坦克步枪就此出现。

至于第二款,本来是在1918年预留给美国和英国的。

1918年12月,美国温彻斯特公司埃德温·普格斯利设计的温彻斯特-普格斯利栓动反坦克步枪面世。和毛瑟反坦克步枪将G98步枪放大的单发装填中规中矩设计相比,这把枪的设计比较奇特:握把兼拉机柄使用,枪机固定在握把上,握把则是来自M1911,还有这个丑到死的枪托。

然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把枪的设计就此中断。

英国方面则是拿出飞利浦·托马斯·戈萨尔设计,和毛瑟一样属于单发装填的戈萨尔1918反坦克步枪,枪口安装制退器,枪机为他曾经设计的无托栓动步枪枪机进行改进。

然后也没了下文。

1917年,在得知美国远征军指挥官潘兴对新机枪的要求后,温彻斯特连发武器公司和勃朗宁合作设计机枪,1921年,新枪命名为M1921机枪,采用一战沿用的水冷设计,在美军内有限装备。1932年,美军正式将M1921机枪的气冷枪管改进版本命名为M2机枪

美国反坦克步枪史在M2的入伍中正在写下新的一笔

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装备的主力坦克装甲虽然在不断改进,但依旧能受到来自反坦克步枪的威胁,不仅如此反坦克步枪在当时已经得到稳定的发展,涌现出英国博伊、德国Pzb38\39、芬兰L39这些佼佼者。美国军队当时已经有M2机枪,.50的口径使其在穿甲性能不低,但问题在于M2机枪太难携带了,和专门的反坦克步枪相比转移时很不方便,总不可能几个人管着一挺M2机枪在欧洲的山地和东南亚的丛林里瞎转转。

30年代下半叶,美军在M2机枪上增加手枪握把和双脚架以达到方便单兵携带和使用的可能性,同时将枪管缩短减轻重量、安装大型肩托降低后坐力,安装T3光学瞄准镜便于瞄准,发射模式为半自动射击。

后来因为其实用性不佳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中被彻底放弃,但在M2机枪上的实验依旧在继续,之后的改进型号和初版相比,几乎没有改动原M2机枪的机匣外形,枪管加长至36英寸,散热套的设计只是在初版的设计上缩短,肩托和机匣之间留有枪支后座空间,因为空间足够加上安装位置,在后座时不必担心瞄具砸眼

补充一点,这两款实验型号的供弹方式是短弹链

美国人肯定不能满足现有设计,在最终案的设计实验照片中可以发现,枪管是直接使用M2机枪的枪管[均为45英寸长]但有进行部分修改,比如枪口,其余设计和第二草案没什么区别。

这三个设计案均未有***口制退器,后两个方案是在枪托上做文章。

至于研发目的也显而易见:对付轻型坦克和部分中型坦克。

最后这三个草案全部没了,相关资料也是凤毛麟角,但是究其原因还是死在重量上:虽然总重是比M2轻了,但34千克的全重还是让人咂舌,特别是最终案的脚架还是无法拆卸,省了人力但是增加背负枪机成员的负担。

最重要的是,等到美国于1941年参加二战时,他们惊奇的发现反坦克步枪已经不吃香了,二战初期在欧洲还能发光发热的型号到41年已经显露疲态,只能对付那些低甲车辆、地面飞机、高装甲载具的油箱等低甲高价值目标

或者和苏联人一样对付中型坦克炮管,而且据说还非常有效。

1943年,美国军方已经放弃对反坦克步枪的研发转而使用巴祖卡火箭筒和更安全的M1A1火箭筒,但这不代表民间没有人研发。曾经背负谋杀案的温彻斯特公司枪械设计师大卫·马歇尔·威廉姆斯研发出一款下置弹匣供弹的.50口径半自动反坦克步枪,1944年曾经试制过一些并且试图让美军采用,但是正在感受巴祖卡之强的美军懒得搭理它。有说法称加拿大军队测试过这款步枪,并且测试结果很优秀,但不知为何在二战结束前就取消计划了。

非常明显的老毛病:没有枪口制退器,枪托那里也没有缓冲装置减弱后坐力。

求加拿大军队的测试人员体格。

内部结构方面为短行程活塞导气式枪机,滚转式闭锁,和M1卡宾枪如出一辙。

因为这把枪的设计师就是短行程活塞导气式枪机的发明者。


在这三款反坦克步枪之后,二战也结束了,大口径狙击步枪在朝鲜战争转为狙击步枪使用,朝战结束后这类步枪的目标定向也改为反器材和轻载具而不再是徒劳的对厚装甲坦克进行攻击。

20世纪初中期的美国反坦克步枪就这样流产了。

因为文章主要是对美国自主研发的反坦克步枪进行解析,所以某些曾经差点进入美军或者在美军部分单位短暂服役的没有加入。

不过实际上,当初美军是有考虑过外购,比如瑞士的索罗通S-18/1000


[细碎科普]二战前及期间的美国自研反坦克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