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與八卦方位
古人建宅院時,其宅基的地理形勢的選擇和建築格局的安排定製,都要按週易中的八卦理論來詮釋,講求乾、坤、震、巽、坎、離、艮、兌之位,看似有迷信色彩,其實也體現了古人對環境與健康的認識。
首先是“地位”的選擇,宅基應高於胡同的路麵,忌地勢低窪,造成所謂的進宅下“坑”,出門登“山”,這是不“吉利”的。其實從科學角度看,高位也利於排水而免受水患潮濕之苦。
其次,是“方位”的選擇。四合院皆坐北朝南,得日照時間最長,正北是八卦之“坎”位,坎為水,在坎位上建宅“自然”可避免火災,故坐北朝南的四合院亦稱“坎宅”。其不取坐落東西,是為避開日落西山的忌諱。
再次就是“吉位”的選擇。大門是四合院唯壹與外界相通的通道,要選在院落的東南角,在八卦中東南方向為“巽”,佔風位,可引進東南風,擋住西北寒風,被稱為“巽門”。故標準的四合院都是“坎宅巽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