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重点:赤潮和咸潮

2023-01-06 09:49 作者:匠心地理  | 我要投稿


赤潮和咸潮,还分不清?


 01 赤潮

(1)定义:

赤潮又称藻华,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水体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种使局部水体变色的生态异常现象。根据赤潮发生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如红色或砖红色、绿色、黄色、褐色等,但某些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变色。

图片

(2)赤潮的成因

赤潮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以海水富营养化、海水温度变化等因素为主。

排放到海洋里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氮、磷),导致海水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径流、水团、海流等也会使海底的营养盐上涌,使海水富营养化。

另外,海水养殖时过量投喂营养物质,导致海洋里营养盐含量丰富,也会为赤潮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

赤潮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海水的温度。海水温度为20℃~30℃时较容易形成赤潮。

图片

关于赤潮产生的原因,综合性来说可以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去看:


自然原因:春夏温暖季节,气温高,风小,水体流动慢;洋流缓慢,水温较高;海湾封闭,水体与外界交流少,这一些都是赤潮发生的外因;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人类活动使水体中氮和磷元素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图片

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通常我国的以下河口或区域附近易出现赤潮现象: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3)赤潮的危害

● 赤潮破坏海洋的生态平衡,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

当赤潮发生时致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种群结构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 赤潮破坏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

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毒死亡。

人类食用含有毒素的海产品,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在尸骸的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引起虾、贝类的大量死亡。

图片

● 赤潮危害人类健康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当鱼、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摄食这些有毒生物,虽不能被毒死,但生物毒素可在体内积累,其含量大大超过食用时人体可接受的水平。

这些鱼虾、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就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图片
赤潮的危害途径☝


(4)赤潮的治理

①喷洒化学药品直接杀死赤潮生物或喷洒絮凝剂,使生物粘在一起,沉降到海底。

②通过机械设备把含赤潮海水吸到船上进行过滤,把赤潮生物分离。

③用围栏把赤潮发生区域隔离起来,避免扩散。

注:重点把握其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预防是关键


赤潮知识思维导图

图片


 02 咸潮

(1)定义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一般发生于冬季干旱的季节,以冬季最为严重。


(2)形成原因

咸潮的强度主要受河流流量和潮水上涨幅度的影响。咸潮多发于河流的枯水期,这时河流水位较低,海水比较容易倒灌入河。一般入海河道枯水期时,内河水位偏低,雨量偏少,上游来水不足,于是海水上溯,咸淡水混合造成长江口水体变咸,形成咸潮。咸潮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但人类活动也加剧了咸潮发生的可能性:

自然原因:

①(气候)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

②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③(地形)地势低平,河汊纵横;

④(天文)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人为原因:

①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导致入海淡水减少;

②下游无序采沙,致使江河下游河床坡度减小,使河床降低,导致咸潮上溯的范围扩大、次数增多等。


(2)危害

海水倒灌会直接影响地下淡水资源水质情况。

海水入侵后,沿海地区居民生活用水将受到影响、工业生产以至农业灌溉都会因水中的盐度升高而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工业生产使用含盐分多的水会损害机器设备,农业生产上,使用咸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农作物枯萎甚至死亡。)


(3)咸潮的治理途径

● 建立预警机制

加强对咸潮形成机理的研究,对咸潮实施同步的严密监测,并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协调机构,在咸潮到来之前做好防范。水利、三防、水文部门提前介入咸潮的预测、预报、预警。

● 采取调水以淡压咸

由于咸潮活动主要受潮汐活动和上游来水控制。潮汐活动可调节的余地有限,而上游径流的调节则是大有可为的。调水以淡压咸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应急办法。应急调水压咸调度应以江干流、岩滩水库为主,通过调水以淡压咸可以充分发挥流域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 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鉴于目前珠江三角洲河段过量滥采河砂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引发咸潮上溯,有关部门应对珠江全流域加强采砂的管理,用立法手段严厉打击违法采砂行为。

● 节约用水

用水的严重浪费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加重咸潮的危害。所以,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可以减轻咸潮的危害。

咸潮知识思维导图

图片


 05 

相关试题训练

典型例题:读某海域水质分布图,回答问题。(共10分)

图片

(1)图示河流河口处赤潮现象明显,请分析理由。(4分)

(2)每年的冬春季节,该地的河流往往出现咸潮现象,简述其解决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发达,排放大量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海区封闭,和外界海水的交换少,自净能力弱。气候高温多雨,赤潮藻类生长迅速。(4分)

(2)流域内合理分配用水;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加强管理,防止大量的采石挖沙。(6分)


【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区图(下图)。

图片

材料二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1)说出图中P处咸潮现象最明显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减少咸潮发生的措施。


参考答案:

(1)冬季    该河流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冬季风影响,冬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2)节约用水;采取调水以淡压咸(或跨流域调水,或修建水库);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管理(或合理分配水资源)


[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渤海湾区域海岸线迁移。

图片

材料二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1)渤海沿岸天津市每年春季是咸潮入侵的高发期,说明其原因。

(2)分析图示海岸类型及成因,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开发海岸带的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

(1)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河流处于枯水期(3分),春季农业生产用水量大;(2分)河流入海口水位低。(2分)

(2)淤泥质海岸(2分) 河流携带入海泥沙在潮流和波浪顶托作用下不断沉积而成(2分) 措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养殖业;合理发展海盐业(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 End —

图片

声明:匠心地理综合整理,仅供学习使用!



高考重点:赤潮和咸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