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读《呼啸山庄》

2023-07-22 22:08 作者:魔法老爹  | 我要投稿

  三天分三次读完这本书,刚看完后草草的在朋友圈发了个简评,觉得还是不够过瘾,于是便有这篇读后感。

  以下内容可能会略微涉及部分情节的剧透,但我相信并不会影响你阅读所获得的那一份惊喜。

  本篇读后感,重在分享我个人在初读这本书时,所注意到的闪光点。希望它能让你们也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挑动你们的心弦,勾起你们打开这本书的冲动。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精巧的故事编排和叙述视角

 

  如果要说起这本书最有特色的地方,我想我会说是它的故事编排和叙述视角。这两者在这本书中是相辅相成的。

  从故事编排来看,本书故事可以鲜明的划分出两条时间线,现实与回忆。而两天线正好对应着两个叙述者的视角,一男一女,画眉山庄的租客洛克伍德先生与女仆迪恩太太。

  两条线并不是完全的平行关系,而更是一种嵌套,故事始终处在洛克伍德先生的视野下,开头和结尾主要是他眼中的现实,而中间多彩的故事则多出自于迪恩太太之口,我们的绅士常常是一位好奇的倾听者。


故事结构图

 

  这样的一种故事展开的方式是非常新颖的,即使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也不是一种容易驾驭的写作构架。你在动笔写下这个故事时,他在你脑中就应该是完整的,甚至是具体的。这才能够容许你在故事开篇,一连串甩出那么多“古怪而精致”的角色时,让读者目不暇接却又过目难忘;在中途娓娓道来时,让读者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笑逐颜开;在结尾点到为止,耐人寻味,首尾呼应,疑惑消解,带来的却是更多的迷茫与朦胧。

  那种感觉就像是《楚门的世界》,所有的线索最终指向的是所知之外的那个世界,告诉你背面的世界或许才是真实的,不由得让你想再把书翻一遍,去揣测那些视线之外的故事。

  由此你会发现,这样的一种故事编排,让这本书有了读侦探小说的感觉,且从两个方面让我们感到好奇。一方面,由呼啸山庄的现实,好奇曾经发生的历史。另一方面,从呼啸山庄的过去,好奇何以走向此时这样的光景。前者提到的眉头紧锁与笑逐颜开,正是读者主动地在现实与过去两个时间线来回穿梭,所获得的那种奇妙的体验。怀疑则锁眉,恍然则开颜。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好不夸张地讲,那好像是恋爱的感觉。当你洋洋得意,自以为可以揭开她面纱时,可不料她马上就转过头去。当你因此而泄气的时候,她马上又跑过来挑逗一下你。若即若离,始终维持着那微妙的距离感。最终在你真正地和她对上眼,从那深邃中,你才明白这始终都在她的预料之内。而这种“原来如此”的喜悦,就是这份拉扯最大的奖励。

  而等离开时候,余香依在,你却开始回忆,开始幻象,当时面纱背后,究竟是怎么样的表情。

 

   好一个美人!

 

绝妙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

 

  空有一身好骨架,皮肉生的可怜巴巴,走出去也是风一吹就散架。很显然,这位“美人”受尽了上天的宠爱,有着恰到好处的曼妙的身躯,骨象与皮相相得益彰,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位名叫“艾米莉·勃朗特”的上帝,在“造人”这件事上的神奇功夫。

 

  《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并不以他的深厚而让人印象深刻。正相反,除了故事的真正主角,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肖恩,我们能见到的人物总是让人好像三言两语就足够勾勒出他们的模样。在很多作品中,这就算是落入脸谱化的窠臼了。而在《呼啸山庄》这部作品中,如此的人物刻画反而成为了她一点睛之笔。细细想来,这不得不归功于前面我们所提及的故事编排与叙述视角。

 

  因为故事开头的伏笔设计,所以人物个性必须要鲜明,得让读者留下印象。

  因为短时间出场人物较多,所以人物个性不能太五花八门,得让读者不容易忘记。

  ......

  人物的特点同时服务于故事的表达,就这一点,他们也有着高度的默契。

  因为要讲述悲情的主题,所以需要突出表现人物个性的缺陷。

  因为要构造命运的映射,所以需要塑造人物个性中的牵连。

  ......

 

  这还没完,叙述视角也与人物的塑造紧紧贴合。人物锁住了视角,从而使得整个故事的代入感处在了一个微妙的尺度上。

  我们能在故事中真切地看到了许多现实的投影,却不曾困在某一个人物的眼睛里。我们能理解,会同情,却不会完全沉溺于某一个人物的说辞,既使是作为我们两大视角的洛克伍德先生或是迪恩太太,都是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二人感情的旁观者,他们的意见也并不“高明”,至少没能“高”过读者,叙述者视角始终低于读者视角。

  但这样的处理却是一种高明的手段,她使得故事中叙述者并没有完全成为冷眼旁观的局外人,他们也是有着露骨缺陷的局中人。每个人露骨的缺陷都是整个故事中那不幸命运的一片拼图,他们巧合地汇聚在一起,挤压出一个注定的结局。

每个人露骨的缺陷都是整个故事中那不幸命运的一片拼图


  可神来之笔就是这注定的结局并不是读者阅读的终点。命运的轮回在最后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被打破,那是不在注定中的“巧合”,梦幻而神秘,甚至突兀而不真实。就是这么一笔,牵引着读者放下纠结命运中冥冥的因果报应,缓步走向故事的背面,琢磨着那些从来没有被读者直面过的两人,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他们的内心,究竟深藏着什么。

 

  此时我们才发现,绝妙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和精巧的故事编排和叙述视角,殊途而同归。来自书背后的那一面,似乎总有风声,那好像是27岁的艾米莉·勃朗特在她生命最后几年张开双臂的呼喊。

 


初读《呼啸山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