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网络监管!自媒体要顺从还是变通?
你可能发现你关注的一些社交媒体影响者突然消失了,或者变得很低调,不再发布那些有争议的内容。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对社交媒体平台和内容创作者加强了监管,要求他们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不得传播虚假、误导、负面和有害的信息。
据彭博社报道,2023年7月10日,中国网络空间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社交信息服务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包括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对注册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对内容创作者进行资质审核,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内容审核,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通知还明确了网络社交信息服务的八大禁区,包括不得危害国家安全、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等。
这一通知是中国政府近年来对社交媒体行业加强监管的最新举措。此前,中国政府已经对一些涉及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的社交媒体内容进行了清理和整顿,以防止虚假宣传、欺诈骗局、误导消费者等问题。
同时,中国政府也对一些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损害公序良俗、扰乱网络秩序的社交媒体内容进行了打击和封禁,包括低俗、暴力、色情、赌博等内容。
这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对于中国的自媒体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的社交媒体影响者数量已经超过2亿人,其中有超过1000万人是专业从事内容创作和营销的。
这些自媒体通过在各大平台发布各种类型的内容,吸引了数亿甚至数十亿的粉丝和用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和商业模式。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广告、推广、电商等方式赚取收入,还可以通过影响舆论、塑造形象、参与活动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然而,在新的监管环境下,这些自媒体将面临更多的限制和风险。他们不仅要遵守平台的规则和标准,还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他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还要考虑社会的责任和影响。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自媒体该怎么办呢?有几种可能的选择:
一种是顺应潮流,调整内容,遵守规则,做一个合格的社交媒体公民。这样的影响者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原有的粉丝和收入,但也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成为社会的正能量和榜样。
一种是灵活变通,寻找空间,利用机会,做一个有智慧的社交媒体生存者。这样的影响者可能会在不同的平台和领域进行多元化的创作和营销,既能满足自己的表达和收入,又能避免触碰红线和风险,成为社会的创新者和领导者。
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中国的社交媒体影响者都要意识到,他们所处的行业已经不再是一个无限制的乐园,而是一个规范、监管、有责任的舞台。他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目标和价值观,做出合适的决定和行动,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