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评价乒乓球员时,我们应该守住基本底线

2023-01-05 10:29 作者:乒谈  | 我要投稿


各位乒乓球友好,我是乒谈。

就在刚刚,头条给我弹窗了这样一则消息——女子回应在试衣间被男童掀帘:家长骂我从事“特殊职业”。

事情大致是这样:一女子在某品牌试衣间试衣服,两名男孩多次猛推帘子,多次劝阻不听。女子透露,男孩并不是很小,手超过了她的膝盖,并且力气很大。

女子大喊,这是谁家的孩子啊,也不管一下,结果被外面的家长骂道:“没素质”,怎么和2岁的孩子计较,双方爆发了较大的矛盾。

我看到的最为扎心的一句话就是:家长骂这名女子“从事特殊职业”。

就这个事情本身来说,我先不站立场,每个人的细节描述都可能会略有夸大,静待官方处理就可以了,但是我真心再一次感觉到:语言有的时候真的是一把刀子。

对于一个正常的女性来说,“从事特殊职业”,这样的评价真是莫大的羞辱,谁能想到出来买件衣服,被侵犯隐私不被道歉不说,还被言语攻击呢?

其实,我们这个国家人口众多,民众素质参差不齐差异较大,有的人说的话确实无法让人理解。乒乓球的圈子里,其实这几年也存在这样的戾气。

作为一个乒乓球自媒体人,有时候不得不为流量低头,去写一些评价球员的文章,但是我有一个底线:鼓励为主,尽量不喷,除非这个球员在道德和法律层面很过分,那我一定是抨击的。

但是从事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教练员、运动员、后勤保障团队,大多数都是非常好的人,说实话比95%以上的你我,要优秀出很多,要不然他们无法通过竞争走入我们的视野中。

所以,对于这样的一群人,我们在评论也好,或者给他们提建议意见也好,应该本着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尊重。

还是那句话,我给自己设置的底线:评价球员可以,但是尊重为先,不故意喷人,不拉踩。

乒乓球圈子里这几年有很多奇怪的现象,最严重的就是饭圈,捧一个拉踩一个,尤其是国乒一些明星球员的饭圈们。还有对于张本智和这样的球员,真是被各种言语攻击。

从小山智丽到张本智和,这快30年了,我们的球迷素质还没得到整体提高,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真的该反思了,为什么培养出来的人戾气这么重?

我们可以不喜欢他不认同他的方式,不理就可以了,但是真的不用去否定这个人吧,比如说张本智和年纪轻轻,已经是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了,我想问问那些攻击者们:你们能做到吗?

其实我想说的是:喜欢一个球员,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喷另一个球员,因为他们都很优秀。

比如说,我崇拜瓦尔德内尔,我心目中的历史最佳,乒坛莫扎特+游击队长+首位大满贯,但我用不着去喷和他竞争的球员们,他陪了从蔡振华到马龙,国乒6代选手,更是和盖亭、萨姆索诺夫、波尔、罗斯科夫、普利莫拉茨、塞弗等欧洲一众高手交手过。

老瓦曾经横扫过全世界,但并不是说他的对手们不优秀。

再比如说,我喜欢王皓马琳,这并不影响我喜欢柳承敏王励勤,我喜欢陈梦王曼昱早田希娜,并不意味着我要去打压孙颖莎王艺迪陈幸同伊藤美诚。每个球员身上都有不同的特质,智者欣赏,愚者比较。

最后再度点题:言语,可以是温暖的春风,也可以是凶恶的刀子,我们的老祖宗传下来的经典名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真希望我们能够做到:

评论球员有理有据,给予基本的尊重,不捧一踩一,欣赏不同人的不同优秀点,让我们的球迷圈素质更高一些,氛围更温暖一些!



在评价乒乓球员时,我们应该守住基本底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