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科学实在论(1-1)——俘获科学体系的底层知识生产者的意识形态

2022-04-10 08:44 作者:野草抚春风  | 我要投稿

科学实在论

|下级:1物理主义2建构主义3认知主义4行为主义

|名称:科学实在论 scientific realism

|评价:前反思

|编号:1–1

|场域论:1=“宇宙”

一个标准的,无所不包的场,主体的能指对于符号的把握不会有断裂,科学实在论的场是一个科学化的场,一个由科学秩序拼接的严丝合缝的场。场中的每个点都凝缩了一整套秩序,即各项同名性。

这个场无法包容主体性,否则会发生断裂

|本体论1=“实体”entity

由科学秩序装配而形成的存在之物。本体论上世界只有这些东西组成,比如“电子,光子……”。附着于其上的各种属性。会被聪明些经验主义者把握为一种偶性。对这些属性点分类学是很难融贯的。因为它会出现一些时空属性[延绵性,广延性]

|现实对应:科学实在论者往往是工业国应试体系所培养的意识形态上的保守者。他们往往是物化了的,将自己当成一个物,放在定价秩序中去定价。知识在认识论上对他们而言就是教育体系将他们装配成知识专家的东西。这个过程严丝合缝衔接到劳动力市场上

|发生机制:这个发生过程是从笛卡尔开始的。在笛卡尔坐标系那,点线本身就是抽象出来的,而非拟似于现实[画画]。

这些点现被作为数量本身。但关键不是抽象化的操作,而是对于抽象的再表象化。即在一个均质,各项同性的场[纸张]中,将它们画出来的过程。这就使那些数量关系,有了最低限度的本体论化[而且不仅可以“画”到纸上,还可以无缝地对应到现实]变成一种空间模式

在这里,科学运行的已不一定要在发生在脑子中了[介由主体],而是可以直接在纸张[一个基本的计算机]上“加载出来”了。

这也就是说,科学的运行已经可以不需要以主体为中介了,这里的主体是笛卡尔式的[作为数学关系运作的观察者]。

这就预设了无意识具有知识的生产力。学科学厉害的知道,他们推算的公式,就算不能由意识把握,也可以去信任其具有一个现实化的对应物。意识在这里只是一种剩余了[参见洛伦兹计算尺缩效应的过程]。

|评价:这种意识形态虽然是庸俗的,但对科学的发展是必要的。现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攒大量内在不一致性,这需要大量的科学工作者,将自己的主体性消泯掉,去捕捉这些“运行”世界的公式。他们生产的知识最终却被“天才”门夺走,从古希腊开始便是如此。一种科学知识生产体系的奴隶制

(我的评注):科学实在论与唯物主义的区分

科学实在论默认了一切现象背后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秩序,都可以被分解成一堆科学秩序,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但问题在于,是什么为这套秩序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外部推动力量,是什么规定了一切都应该按照“现行”的科学秩序发生的。

比如“地球上的物体都受gravity”,这当然符合所有人的先天的直观体验。但真正的问题是“什么”规定了重力就应该发生在我们的世界,重力秩序的发生机制是什么?我们不如设想一个完全不存在引力[别和我玩概念]的世界,方便我们的理解。

比如你认为这种外部力量是“神”[不一定是位格化的],那你就是一个宗教实在论者“哦哦嗷,上帝说,物质先于心灵”。

只要认为这种外部力量是存在的,那你就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这个翻译很垃圾,它应该被翻译为观念论。教科书的唯心主义是一套很挫的唯我论]

而唯物主义是不承认这种外部力量的,只有物质本身在运转,秩序只是作为物质运作的一种剩余。


【主义主义】科学实在论(1-1)——俘获科学体系的底层知识生产者的意识形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