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过了27岁,要知道的7条经验
哥们,
最近一段时间,我经常收到不少年龄在27岁左右的哥们,问我关于工作和生活状态的一些问题:
——我不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我想要更好的人生。但又不知道怎么去达成。完全没有头绪。
——做的工作,也不是我最喜欢的,但我最喜欢的事情,养活不了自己。时间就一天天过去,拖一天是一天。不过,还是不开心的。
——羡慕别人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且还能当成工作。
——羡慕别人有好的家境,能给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不知道我人生下一步该怎么走?很迷茫,我的希望在哪里?我的方向在哪里?
这些想法我都有过,作为一个过来人吧,和你分享一点我自己的经验,不知道能不能给你一些启发。(之后我也会写一篇文章给27岁以下的人,如果这次你点进来,也可以看,提前知道这些也很好)
1.所有你想要达成的,都是可以实现的。
无论是爱情,事业,还是挽回,变强等等。但前提是,你当下就要开始行动。一小步一小步地开始。
不要想着,等自己赚到钱了,再去追那个女生。
这个世界不存在等你准备好了再做。因为你回想一下,但凡你想着:“等你准备好了”再做的,到现在有哪件个目标是成了的?
2. 人是可以迷茫的。
我之前也会为暂时的迷茫而非常焦虑和沮丧。但当我和迷茫对着干,时时担心自己这么迷茫怎么办?给自己很大压力,一定要迅速从迷茫中走出来。
我发现,结果反而更糟。
不但之前的迷茫困惑依然在,还额外增加了焦虑,导致自己的状态更差。
往往是因为人整体状态差,那什么事都做不好,恋爱上女生也能从潜沟通里察觉出来,工作上也会没效率,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这就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有些迷茫,可能是因为情绪导致的。
比如,有些哥们,一时间,碰到很多不顺利的事情,工作,恋爱等等,连着来了几个不顺,就会让你感到抑郁。
这时候,你当然会迷茫。
因为你出一次手,就会被生活打回来一次。那你的内心为了保护你,自然就会让你抑郁,这样你就暂时不会想要去做什么,自然就会降低对生活的积极性。
碰到这种情况,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
1)察觉自己正在经历迷茫,察觉自己对此有焦虑。
2)有意识地,允许自己迷茫。告诉自己,人是可以迷茫的。我允许自己迷茫。
3)在合理的情况下,去休假,去旅游,去找朋友喝酒聊天,去尝试其它不同的东西,之前没有尝试过的事情。
这反而是最快能让你走出这种迷茫状态的。
接下来,再化解一些导致迷茫的其它因素。
3.不要自我设限。
因为,自我设限会导致迷茫。
我有个同学,他很喜欢拉小提琴。以前宿舍里,他自己就会练习小提琴。
不是为了学分,也不是有人盯着让他学。他就是自己喜欢。一大爱好。
但他脑海里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观念:
拉小提琴以后没饭吃。
这个观念是他妈给他的,她妈是一个小银行的分行还是支行行长,我有点忘了。
所以,我这个同学一直认为自己以后找工作的职业方向,应该是金融和银行。音乐只是爱好。
果然,大学毕业后,他去了他妈介绍的银行里做表格。
没过多久,他就很迷茫了。
每天起床要去做自己不爱做的工作,完全就是本着工作的职业道德在完成,一方面肯定不会比其他同事做得好,其次晋升机会也会小。
他每天都不开心。
一方面认为自己喜欢的小提琴是没饭吃的,但自己喜欢。
另一方面认为银行财务工作是可以有饭吃,而且有发展的,但自己很痛苦,不喜欢。
你看,有这两个观念同时存在,是不是换谁,谁都会迷茫?
其实,他的迷茫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的观念导致的。
谁说,拉小提琴一定没饭吃?
这一定是符合事实的吗?
他完全可以去找一个和音乐,和小提琴相关的工作,无论是自己不断练习,真拉得好,可以被选入各种乐队,拉得没那么好的,还可以到音乐学校做小提琴老师。现在这种音乐学校很多,有教各种年龄段的。
甚至,他可以去一些互联网音乐的平台,专门做音乐或者小提琴,类似爵士蓝调之类的运营和编辑。那他每天接触的就是自己喜欢的小提琴。
我只是举个例子。
我想说的是:
如果没有自我设置的这个限制——拉小提琴肯定没饭吃——他就可以在这个方向去探索,说不定就会探索出一条很适合自己的路,而且还赚钱。
但因为从一开始就给自己设了这个限制,后面就不会想这些探索性的路,也就没有了希望。
除非在过程中他能真的爱上财务(一般很难),否则,必然会迷茫。
而且,很多中年危机,就是这样造成的:
一开始年轻单身为了赚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然后,自己还不错,花了力气,把事情做得不错,然后找女朋友,结婚生子。
人到中年就有了家的责任,再加上之前的经验和关系的积累全部都在这个自己其实没那么喜欢的事情上,所以就被套住了,就更难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后就迷茫了,就中年危机了。
4.找到并成为真正的自己。
上面我这个同学,至少还很明确知道自己喜欢小提琴,但被观念绑住了手脚。
但还有很多哥们,我问他,你喜欢什么?
他是不知道的。
你想做什么?
他其实也不知道。
当然,大部分人都会喜欢有一个漂亮可爱,体贴的美女做女朋友,大部分也都会说,有一份轻松,钱多的工作。
这话等于没说。
这就像,我问你,你想要舒服,还是要难受?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会想要舒服。
所以,这样的回答,不是真正的找到自己,了解自己。
有一个衡量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的标准:
问自己:愿意为这件事/人付出多大的代价?
问完一遍后,睡一觉再问,然后过一周,再问,如果答案都是一直的,那就去为此付这个代价吧。
如果退缩了,没关系,别自责,那就是你更加了解自己了,其实,你并没有这么喜欢,没有这么想要。
那重新审视自己,到底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我们很多哥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小,他们的自然的自发的内心需求和感受,是一直被否定和打压的。
他们带有很多自责,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的内心的想法是很不好的,自己的需求是不被接受的,必须让自己去迎合别人,父母,老师,亲戚等等。
一辈子都在迎合别人,为别人而活。别人又都不一样。如果你自始至终,都只迎合一个人,那倒还好,你迷茫的程度就会轻很多。
但问题是,绝大部分,迎合讨好别人的人,习惯性会迎合讨好所有人。这些人又都不同,对你的期待都不同,这就完了。
能不迷茫吗?
5.熟悉焦虑情绪。
我们每天会通过互联网接收到很多讯息,这些讯息涌来的时候,很多哥们就开始产生焦虑:
——XX市平均薪资XXX钱,我还没达到,焦虑。
——23岁小伙,月入百万,我月入很少,焦虑。
——刚给喜欢的女生发了消息,过了一个小时了,她还没回我,焦虑。
——我刚刚那句话会不会让同事产生误解,焦虑。
等等,这些,很多哥们就开始焦虑。我这里当然不是说让你不要焦虑,焦虑不好,反而要告诉你,焦虑和迷茫一样,都是正常的。
每次,当你焦虑的时候,去识别这股情绪,是什么导致了你的焦虑?去感受这股焦虑的情绪升起又下落,最后平息的过程。
长此以往,在焦虑情绪来临的时候,你就自然而然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它,化解它。这也是我们《瞬间自信》课程里的【觉自心】运用。
6.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
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其它方方面面的效率。
所谓效率,就是更少的时间,达成更多。
怎么提高效率?
方法很多,市面上很多人讲,你也可以去参考。
我这里着重讲2个我自己很受用的吧:
1)每天早上洗个澡
无论是你上课,上班,都早一点起,起床后,先洗个澡,再吃早饭。坚持每天这么做。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变化。
当然,更好的是,每天在洗澡之前,能做一点运动,或者健身。这个要看条件,最简单的,家里做一些俯卧撑,一般都是可以做到的。
2)每天早上做一个当天的计划
以前我是拿个笔记本,写下来,很粗略地写一下,今天计划要做的事,打算要完成的事。
写这个东西,每天可能就花2分钟,甚至后来只需要1分钟。
但效果和收益是巨大的。
这样就可以让你脑子清理出来空余的内存,完全集中在当下的事,而不用想着还有什么事没做。
尤其,在现在这个短视频和智能推送的时代,手机上的每一个app都很聪明,都知道你喜欢看什么内容。
一旦你打开,就想让你放不下,一直刷下去,很容易几下一刷,你发现一天已经过去了。问自己:今天做了什么吗?似乎没做什么?然后再问自己:“今天过得开心吗?”也没怎么开心。
要么你就放开了玩,那倒也开心,问题就是现在很多哥们,一方面并没有玩,也不开心,一方面也不知道这一天是怎么过去的。有点浑浑噩噩的感觉。
而,每天早上做一个当天的计划,提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无论是不是最后都完成,其实关系不大,但一旦有了一个方向,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的开心程度和满足度就会上升。
这样会让你更有效率,更有自信。
7.知道有一个东西,比你的逻辑理性,强大很多倍。
它一直知道下一句怎么说,下一步怎么做,尤其面临人生大问题,大选择。
我在《瞬间自信》视频课程里讲过,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东西和问题,听从你的逻辑大脑判断;但农业时代以前的,丛林社会就有的问题,听从你的内心。
比如,交朋友,比如吸引,那套系统比你的逻辑强大很多倍。所以,要去觉自心,去和你自己的内心连接,聊天就自然破解了,自动会连情了。
你的哥们,
成真
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