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如何把握抽象
今天将从最简单的数学上来分享一下最难把握的抽象。
百度解释:抽象(Abstract),是哲学的根本特点。它不能脱离具体而独自存在。抽象化主要是为了使复杂度降低,以得到论域中较简单的概念。
我们先不管论域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把论域当作是学科里的知识。
所以我们再来解释一下抽象,抽象不能脱离具体而存在,抽象化就是降低难度,把学科的知识变成简单的概念。
也就是说,所谓的抽象其实是把具体的东西,用一个概念,一个定义去简单化具体的事物。那么如果这个抽象的解释成立的话,我们便得到把握抽象的方法论。(百度是权威,我们可以相信)
其实这个方法很简单,掌握抽象概念的方法:找到抽象概念的所对应的具体事物,既然抽象是把握具体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在盲人摸象,具体本身就是那个大象,我们在这个巨大世界面前就像是盲人,所以我们用抽象去把握具体这个大象),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具体这个大象反过来去把握抽象。我们举个例子,如果说我现在说象牙,象牙作为抽象概念的话(对不懂的人来说确实是这样)你会有各种想象,但是一旦用一张象牙图来看一下的话,那就能大致理解象牙的概念了,如果你和丁真一样在大草原,那么你对大草原的动物和植物都有直接的认识,这份认识是只懂抽象语言不能体会的。
简单来说,那就是感性认识。要理解抽象的概念,先从感性出发,概念不是原来就有的而是从具体的东西出发,慢慢简单化后的结果。
现在开始,我们尝试着用数学做一个例子,用最简单的数学。也为自己漫长的数学篇做一个开头。




图一,图二 描绘出了一个场景那就是孩子们在蓝天白云下,上学的场景,以及在操场上踢足球,以及跳绳的场景。图一的左上角又有数一数的字样,那么数什么呢?
图三,图四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红旗,单杠,椅子等等的数量。
我们从这件事,可以抽象出什么?那就是同类事物可以用一个抽象的东西表示,这是什么呢?那就是数量。
红旗只有一个那就可以用1来表示这种具体的事物的数量。我们在认识数字之前,其实更早认识了另一个东西,那就是数量。当我们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的时候,数学老师就用看图数数的方式来让我们认识,什么是数量的概念。数量这个概念,就是从研究相同事物来的,假设在你看来万物是各异的,于是这是分别的极端,那么所有事物就是单独的个体。如果相反,你觉得所有事物都没有分别,那么就如佛家所言,你已经看空了一切,因为万物都无分别,没有区别。然而我们不可能这么极端,数学也不需要你这么极端,当你区分出相同的鸟的时候,你就能理解,相同事物凑在一块就有了数量。也就是说数量这个抽象概念,是在理解什么是同类的事物,什么是异类的事物。当同类的事物走在一块了,我们就能自然的把握数量这个概念了!因为所谓的数量,就是相同的事物有多少!
数数这件事非常具体,我们学会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有一个称之为数量的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然而我们学习的第一课就是从数具体的红旗,同学,飞鸟等东西中去把握同类和异类,然后用数量这个概念去抽象这个具体的现象,这个过程就是同象归类,然后同类又可归量。数量的概念就是这么来的。
从刚刚的分析可以看出来一件事,那就是一个抽象,可以是另一个抽象的具体,而那个更抽象之物,从定义上又更能反应最初具体的本质。
这句话有点难懂,再用数数这件事去分析!飞鸟,红旗,是不同的事物,当你数飞鸟的时候,你要把飞鸟和红旗做出区分。这是数数的基础。也就是说把握同类的事物(也就是区分出相同和不同,既飞鸟非红旗,红旗非飞鸟)是第一个抽象步骤,也就是我所说的同象,然后紧接着第二步归类,相同的飞鸟归为一类,也就是相当于把一样的东西凑在一块。然后第三步区分同类的东西也是有个体的,几个同类个体凑在一起的个数那就是我们所说的量。
或许在成人看来数量吗,是很简单的,但是量这个概念的诞生,确实不简单。因为量不是一步的抽象,而是同象归类再归量。象是具体的抽象,类是象的抽象,量是类的抽象。
所以量是一件事物更本质的抽象。这就是区别的第三层境界。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同象归类这个概念,我们之后会经常用到,也是我们把握我们目前生活中复杂事物的基础方法。希望大家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