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都是冰川风,祁连山和珠峰上的有什么区别?

2023-06-14 20:12 作者:羊羊的地理教室  | 我要投稿

作者 尤腻腻 | 排版 杳杳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过风的空间尺度。全球性风带、季风的空间尺度较大,一般称为背景风;而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空间尺度较小,我们把这种影响范围较小的称为局地风(局部地区的风)


局地风除了我们较熟悉的这几种之外,做题时我们还会碰上冰川风、布拉风、绿洲风等,今天我们就专门讲讲冰川风

 01 

  什么是冰川风?


冰川风也称冰河风,是一种下降风,是指在冰川地区沿着高山冰川表面向下吹的风。风速每秒可达3米到10米(7级风左右)


作者改绘 图源网络


我国青藏高原、天山、祁连山都有冰川风,其中珠峰北坡冰川风很强势,给登山造成很大威胁。


 02 

  冰川风是如何形成的?


由于冰川表面气温与周围同高度气温相比要低得多,近冰川面的空气冷缩,冷而重的空气团沿着冰雪表面向下坡方向流动,冰缘地区(冰川外围地区)较暖的空气被迫抬升,形成了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冰川风。


这里运用到的原理,其实就是我们很熟悉的“热力环流”,因为A、B两点之间的热力差异,引起了空气的环状流动,在近地面形成了冰川风。


作者改绘 图源网络


为什么冰川表面(A点)气温会比谷中同高度(B点)气温更低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① 冰川反射率大


冰川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所以冰面温度低,靠近冰面的空气温度也较低。(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地面)


② 冰雪融化吸热


如果温度达到0℃以上,冰雪融化会吸热,也会降低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


③ 可能存在地形逆温


如下图,如果出现了“地形逆温”,会使谷地上方(B点)气温较高。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下冷上热”逆温现象。(点击链接,复习地形逆温


作者自绘


既然AB两点之间的热力差异(温差)是导致冰川风出现的原因,那AB间温差越大,冰川风的势力也就越强。


所以,冰川规模越大(A气温越低),冰川风越强盛;地形逆温越明显(B气温越高),冰川风势力越强。


又因为冰川风是沿着坡面向下吹的风,所以地形坡度越大,越有利于加快风速,使冰川风变得更加强势。


冰川风强,意味着冰川风厚度大,风速大

冰川风强度的影响因素 作者自绘


值得注意的是,冰川风虽然全天风向不变,但AB两点间的温差并不是恒定值,会有日变化,因此冰川风的强度(风速和厚度)也有日变化(以24小时为周期)


那么一天之中,什么时刻AB两点之间的温差会最大,冰川风最强盛呢?


一般认为日落前约18时温差最大,冰川风势力最强。这是为什么呢?


日落前,12:00-18:00这段时间,太阳辐射强,B地升温明显,而冰面附近的A点的增温幅度有限,所以冰川表面与周围温差对比大,冰川风在这个时段较强盛(一般日落前约18时最强)

日落后,B点温度下降较快,冰川由于白天的蒸发和升华作用,其表面上方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较强,冰川的降温速度慢。这就造成AB之间温差减小,冰川风强度减弱,所以冰川风在午夜后至正午前这段时间相对较弱。


【小结】一天中,冰川风在正午至午夜(当地时间)这段时间内较强,日落前最强,午夜后至正午前后较弱。


 03 

冰川风与其他局地风的叠加


所谓局地风,指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冰川、海陆分布、城郊差异等下垫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和时间尺度都比较小的地方性风。


如果在既有冰川又有山谷的地方,冰川风和山谷风就有可能都出现,这种情况它们之间会如何相互影响呢?


我们先来回顾这两种局地风的基本情况:


冰川风:一昼夜内,风向不变(下山风),但强度有变化;

山谷风:一昼夜内,风向和强度皆有变化,白天以谷风为主(上山风),夜晚以山风为主(下山风)。一般情况下,9:00-10:00山风转谷风,21:00-22:00谷风转山风。(点击链接,复习风向转换的时间→山谷风到底几点转向


观察下图,找找冰川风和山谷风的风向关系(注意昼夜差异哦)


作者改绘 图源网络


冰川风的存在,会削弱谷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会加强山风的势力、延长山风的时间

而且冰川风势力越强,对山谷风的影响也就越显著。


下面以祁连山和珠峰北侧冰川为例,来做对比分析。


祁连山:冰川规模相对较小,冰川风势力有限。

✓ 夜间对山风起增强和延长的作用;

✓ 白天对谷风虽然能起到减弱、缩短的作用。但也只能是”减弱缩短“而已,冰川风无法“赢过”谷风,所以冰川风难以取得白天风向的主导权。

【注】要小心季节变化,祁连山夏季谷风的强度大于冰川风,但冬季冰川风占绝对主导地位。


珠峰北侧:冰川规模较大,冰面气温低,冰川风势力强。


✓ 夜间冰川风和山风叠加,风势强大;

✓ 白天,强大的冰川风并不是简单的削弱谷风,而是能主导近地面的风向。据资料显示,珠峰北侧几乎昼夜都盛行下山风


 04 

冰川风试题常见考察角度

√ 冰川风风速的影响因素



√ 冰川风的日变化




√ 冰川风对山谷风的影响


 05 

做道题练练手吧


因冰川表面温度总是低于同高度自由大气,从而形成的冰川表面向下的风场,被称为冰川风。地形与下垫面特性差异导致的下垫面动力和热力特性不均匀性,易引发诸如山谷风和冰川风等局地环流。下图示意我国祁连山某山岳冰川夏季平均风向和风速随当地地方时变化情况(风向是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旋转的角度),该冰川所在区三面环山,下部地形坡度大,底部为山间盆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研究区总体的地势特征是(单选)

A. 西、北、东三面高,南部低

B. 西、南、东三面高,北部低

C. 南、西、北三面高,东部低

D. 北、东、南三面高,西部低


2.该研究区夜间风向稳定且风速较大,原因是此时(单选)

A. 以冰川风为主,山谷风较弱

B. 山风和冰川风的风向一致

C. 以夏季风为主,局地风较弱

D. 谷风和冰川风的风向一致


3.18时以后,冰川表面和谷地温差减小,风速迅速下降,温差减小是由于(单选)

A. 冰川表面水汽多,降温速度慢

B. 冰川消融吸热多,升温速度慢

C. 谷地植被覆盖多,降温速度慢

D. 谷地水汽不易散,升温速度慢


答案与解析 

1. B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全天以偏南风为主,包括东南风和西南风,根据冰川风的概念可知,冰川风以下沉气流为主,故可以判断该地西、南、东三面高,北部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 B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夜间以偏南风为主,且风速较大,夜间山坡气温低,山坡气流下沉,冰川由于下垫面作用也以下沉气流为主,山风和冰川风风向一致,叠加后风向稳定,风速较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 A

【解析】该地18时之前由于谷地温度较高,气流上升,以谷风为主,在谷风和冰川风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和风速变化复杂;18时之后谷地温度下降较快,但是冰川由于白天的蒸发和升华作用,表面上方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较强,冰川降温速度慢。温差减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声明:图像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本号为整合发布。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号立场

都是冰川风,祁连山和珠峰上的有什么区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