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而为女子,她们很抱歉

2023-08-02 00:08 作者:Kikyo31  | 我要投稿

在嫡庶尊卑异常严格的李朝王室中,有那么几个女人,虽然是王室成员,享受着荣华富贵,却因身为王室继承人的丈夫过早离世,没能成为中殿,以至于孀居的日子中有很多心酸。 比如世祖和贞熹王后的儿媳、桃源君的妻子—仁粹大妃。丈夫死后,仁粹大妃还只是世子嫔,世孙年幼恐防变故,考虑到继承问题,最终决定由贞熹王后和世祖的小儿子继承世子之位,仁粹大妃带着世孙被迫出宫,心里的愤恨自是不必提的。 后来,睿宗顺利继位,和继妃安顺王后生下嫡子齐安大君,在嫡庶尊卑有天壤之别的制度中,齐安大君也被默认为下一任继承人,相比之下,曾经的世子嫔—仁粹大妃的府邸却异常冷清,因为不出意外他们会做一辈子的王系旁枝。 俗话说明天和意外总是不知道哪个会先来,睿宗过早离世,齐安大君过于年幼且身体虚弱,为了避免重蹈桃源君的覆辙,贞熹王后决定将性格开朗、身体更为强壮的桃源君第二子者山大君立为新一任世子。 不过者山大君成为新世子,也就意味着他被过继到了睿宗一脉,睿宗和安顺王后才是他名义上的父母,因此仁粹大妃此时依然是“粹嫔”。经过重重阻碍,成宗(者山大君)才终于将父亲桃源君追封为德宗,母亲粹嫔先是封为仁粹王妃,之后又封为仁粹王大妃。 没有做过中殿,是仁粹大妃一直耿耿于怀之事,以至于后期与成宗继妃、燕山君生母—废妃尹氏多有嫌隙。唯一欣慰的就是儿子继位后给了生父生母应有的尊荣,让她不致于从生到死都只是世子嫔。 神贞王后的经历和仁粹大妃很像,虽然前半生孤寡,但后半生却主宰着李朝的命运,是实际的当权者,这里不再赘述。

相对来说,庄献王后和愍怀嫔姜氏就没那么幸运了。 先说庄献王后,历史上习惯称呼她为“惠庆宫”。惠庆宫是李朝英祖大王之子—思悼世子之妻,身为世子嫔,如果世子顺利继位,她自然会按部就班成为中殿,可偏偏英祖和世子关系极差,世子被英祖的“虎爸教育”折腾得精神出现了异常,时常对身边的人发火,惠庆宫也曾被误伤。英祖听信谗言,也认为世子德不配位。 于是后来发生了英祖将世子关进米柜里活活饿死的事件,惠嫔也一下子从云端重重摔落到谷底。考虑到儿子正祖的未来,惠嫔宁愿减少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只为了让祖孙建立起更深厚的感情,还向英祖最宠爱的和缓翁主低头。 正祖如期继位后,因英祖继妃贞纯王后留恋权力,且正祖早已被过继给英祖早逝的大儿子,再加上思悼世子是获罪而死的,所以惠嫔一直到孙子纯祖继位后都没能被尊为大妃,儿子正祖死在了自己前面,娘家亲戚也先后被贞纯王后的娘家构陷,被流放赐死,实在是悲催凄凉的一生。

再说愍怀嫔姜氏,她是仁祖之子昭显世子之妻。本该高枕无忧享受荣华富贵,却因丙子之乱和丈夫一起被带到清朝做人质。 在清期间,姜嫔化悲愤为力量,主动开展与清朝的贸易往来,赚到了不少钱财,一部分留作他日富国强兵之用,,另一部分也解救了被贩卖的李朝百姓,因此有着极高的声望。和世子之间,也是琴瑟和鸣,持续育有子女。 在皇太极死后,顺治帝继位,清朝统治日趋稳定,仁祖也没有再做出损害清朝利益之事,因此多尔衮将姜嫔夫妇放回了李朝。 回到自己的故土,本是一件开心事,但对于仁祖而言,儿子儿媳过高的声望和过多的财富,与自己这个被迫向清朝俯首称臣的君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的不满积攒在心底。加上姜嫔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宏图大志,多次顶撞仁祖,仁祖对这个儿媳的厌恶达到了顶点。 昭显世子突发疾病离世,姜嫔失去了成为中殿的可能,仁祖也不再顾及,开始频繁对姜嫔和与姜嫔走得近的人找茬,最后更以逆谋罪废黜了姜嫔世子嫔的身份,流放了姜嫔的三个孩子,赐死了姜嫔。 虽然她和惠庆宫一样生前没能成为中殿,也没能成为大妃,但她的生平却比惠庆宫更为悲惨。

《洛神》中“乱世桃花逐水漂流”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说身为女子,在乱世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随波追流。而李朝后宫的这些女子也一样,即使她们一开始只想平淡过日子,却也被无形卷入了权力争夺的漩涡。 生而为女子,她们很抱歉。

生而为女子,她们很抱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