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第二张专辑《范特西》,可以说是周杰伦的Op.2
贝多芬944、周杰伦第二张专辑《范特西》,可以说是周杰伦的Op.2

2020-08-05 18:55,网友“誉王”发表名为《【科普篇】编号VS标题:西方古典音乐作品的命名方式》的文章。(175人赞同了该文章)
…典、古典:见《牛顿170》…
(…《牛顿》:小说名…
…《牛顿170》:《牛顿》这部小说的第170话…)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方、式、方式:见《欧几里得57》…
文章内容:
…内、容、内容:见《欧几里得66》…
…
二、古典音乐作品编号的原则与规范
…原、则、原则:见《欧几里得198》…
…规、范、规范:见《牛顿108》…
常见的古典音乐作品编号 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要素:作曲家、主奏乐器(如果有的话)+体裁、序号、调性、作品号、乐章编号、速度记号。
…要、素、要素:见《欧几里得67》…
…家: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画~。政治~。科学~。艺术~。社会活动~…见《欧几里得92》…
…体、裁、体裁:见《贝多芬859~879》…
…调、性、调性:见《贝多芬114》…
…乐、章、乐章:见《欧几里得826、827》…
…速、度、速度:见《伽利略3》…
比如以下这种:

作曲家:对于古典音乐作品来说,作曲家永远是第一位的。
现代录音和现场演出可以在后续标上演奏版本 和演奏者,但是作曲家是肯定要放在第一位的。
体裁与主奏乐器:
…体、裁、体裁:见《贝多芬859~879》…
音乐的表现形式与组织形式各式各样,从简短的歌曲 到宏大的交响曲,
…形、式、形式:见《欧几里得13》…
…组、织、组织:见《伽利略19、20》…
于是各式各样的体裁 在漫长的发展中 不断涌现和完善,成为了西方音乐殿堂的瑰宝。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作品号:最重要的标记方式,是根据某种依据(一般是创作时间),把作曲家的作品先后排序的标号,
…方、式、方式:见《欧几里得57》…
…根、据、根据:见《欧几里得115》…
…创、作、创作:见《伽利略20》…
…时、间、时间:见《伽利略10》…
Op是拉丁文Opus的缩写,意为“作品编号”。
…Opus:n.(按个别作曲家的创作排列的)编号乐曲,作品编号;主要(文学等)作品;(尤指)大作,巨著…
举一个很不恰当的类比,可以理解为现代流行音乐的专辑。
…理、解、理解:见《欧几里得58》…
比如周杰伦的第二张专辑《范特西》,如果不给他这个名字,就可以说是周杰伦的Op.2。
当然。这么说肯定是欠考虑的,毕竟周杰伦并不是这张专辑所有歌曲的编曲者,应该将整张专辑所有创作,制作环节的工作者都纳入作曲者范围 相对比较合理。
…范、围、范围:见《欧几里得39》…
…相、对、相对:见《欧几里得69》…
当然,许多的大师级作曲家有自己专用的编号,比如巴赫使用的是BWV(即德文“Bach-Werke-Verzeichnis”的缩写),意思是巴赫作品编号;莫扎特使用的是K;维瓦尔第使用的是RV,等等。
序号:序号是专门应用于,在一部作品里,同一种体裁的标号,
…应、用、应用:见《欧几里得181》…
是专门指在这种体裁下,作曲家在该作品里作的第几号曲子,
比如例子中的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指贝多芬的第二部作品里的第一首钢琴奏鸣曲,
…奏鸣曲(百度百科):由一件独奏乐器演奏 或由一件独奏乐器和钢琴合奏的器乐套曲…
在这第二部作品里,贝多芬还写了另外两首钢琴奏鸣曲,那么他们的序号便是No.2、No.3。
注意!!一个前提的条件是,序号必须是在同一部作品里才成立,
…条、件、条件:见《牛顿280》…
贝多芬不至于在创作了Op.2后就不写钢琴奏鸣曲了,周杰伦不可能在《范特西》后就不写R&B了,
他们的后面的某一部作品,某一张专辑,有再一次创作同样体裁的可能性。
…性:1.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弹~。药~。碱~。油~。2.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纪律~。创造~。适应~。优越~。普遍~。先天~。流行~…见《欧几里得10》…
这种情况下,就要重新计算序号。
…计、算、计算:见《欧几里得157》…
比如贝多芬人生中的第四部钢琴奏鸣曲 是在贝多芬的第7部作品里才写的,而且是第7部作品里唯一的一部作品(换言之 就是唯一的钢琴奏鸣曲),所以可以不写序号,
就算写 也是写No.1,所以后续的作品号可以写成 Op.7 No.1或者Op.7即可。
“速度记号:是专门用来标记一个速度大概范围的音乐术语和记号。
请看下集《贝多芬945、速度记号:标记速度大概范围的音乐术语和记号》”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