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与人工智能技术相比,传统人工工地安全管理有何不足?

2022-07-08 11:28 作者:小澜说建造  | 我要投稿

二十一世纪以来,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承担着支柱作用。但是建筑业属于高危险性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制约着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传统的人工安全管理有以下不足。

(1)人员管理能力差

人员管理能力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筑企业用工不规范,人员信息不符、人员作业证明造假、人员接受培训时长不符合规范;二是对人的工作状态不完全掌握,包括场内安全帽佩戴情况、所处区域、安全教育情况等等。

(2)施工机械监测技术落后

随着建筑规模和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对机械设备的作业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机械设备也逐渐趋于大型化和精密化,这也导致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和故障检修,产生安全隐患。

(3)危险源监测不到位

建筑坍塌事故是三大类主要安全事故之一,建筑坍塌主要包括基坑、脚手架、模板的坍塌,这些结构与部位都属于危险源,主要依靠人工经验操作,对于构件的受力、荷载、形变等关键因素缺乏监测和控制。

(4)安全检查效果差

建筑施工项目往往规模大,现场环境复杂,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动态隐蔽且24小时存在,传统方式主要依靠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工作时间的人工巡查,这种方式存在巡查面窄、时间有限、隐患排查效果差等局限性,无法应对复杂的工地环境。

    2017年起,智慧工地作为一种信息化手段,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智慧工地”可以理解为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建筑信息模型等各类信息技术,对“人、机、料、法、环”等关键因素控制管理,形成的互联协同、信息共享、安全监测及智能决策平台,共同构建而成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智慧工地的出现在施工安全方面有效地缓解了传统人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与人工智能技术相比,传统人工工地安全管理有何不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