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德峰教授哲学课堂:王阳明心学及其现代意义(全8讲字幕)

2023-06-08 07:07 作者:郑康成是个好人  | 我要投稿

听了一会,终于明白了,王老师的用意何在。

1.秦以后,荀学一家独大(有人想了解荀学为什么一家独大,可以去看赵岐的孟子章句,说秦焚书坑儒导致“孟子徒党尽矣。”),荀子其实我也感觉他的高度没有孟子那么高,他没有触碰到孔子的本质——仁心自何处来。荀子自己认为是外在的,不是人内在的心中本就有的。是外在的道德规则,所以要用礼去深化这个规则。这最终导致了,大量“乡愿”人格的产生,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注:乡愿就是不是发自内心去遵守道德规范的那种人,说白了就是现在人常常批判的“伪君子”。

2.其实批评荀子,也没有必要,他的唯物思想也没什么不好。他的礼制思想,在国家制度设计方面就比孟子好,他的两个学生,也是善于制度建设的法家人物,韩非李斯。

外儒内法,法家的那点东西,成为了两千多年黑暗的核心。

3.禅宗的心学,给了宋代哲人启发,联合禅宗,他们从孟子中,获得了答案,并且创造出了,宋明道学。

此时由于荀学,很多士大夫,都是“乡愿”人格。其实大丈夫还是有的,属于少数,就比如说范仲淹,号称“真儒”,

4.宋明道学的根本目标,按王德峰老师的理解,就是要破去荀学千年时间所造成的一个巨大的恶果——“乡愿”人格。这种乡愿人格,在宋明社会随处可见,思想家们,选择用“心学”,帮助天下人,击溃这个心中的“贼”。

就是要把对于道德的遵守,回归于本心,比如有个弟子问阳明,我侍奉父亲尽到了很多礼节,算孝顺吗?阳明答道“你只要内心存一下孝字,就可以了!”这就是在破心中贼。

5.可惜,清军入关,强行中断了这个过程,乡愿程度不减反增,士大夫纷纷选择明哲保身。

其实乾隆就说过:“你们汉人士大夫有个坏毛病,就是喜欢以天下为己任“”


王德峰教授哲学课堂:王阳明心学及其现代意义(全8讲字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