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陈的话与李的话是直言判断

2023-07-31 01:15 作者:bili_59353296497  | 我要投稿

 考管综的小伙伴们你们复习的怎么样了?这里给大家介绍了一些管综备考的误区,快来看看你有没有踩雷。

 1、临时抱佛脚

  有些考研宝宝认为专硕考试科目少,而且考试题目相对简单,所以很晚才开始备考。但是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专硕考试,并且专硕报考人数每年都在直线上升,专硕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另外专硕考试题目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就拿逻辑来说吧,逻辑跟大家日常思维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如果只是考前几天才开始复习的话,那么分数肯定不是特别理想,所以专硕考试复习也要"趁早"

 2、过度相信自己

  有很多同学自己做了一套逻辑真题,分数在40分,然后就认为自己逻辑挺好的,认为自己不学习逻辑就可以有这么高的分数。结果呢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再去做题,结果就都不会了,这说明一个问题,在你没有接触逻辑之前都是凭感觉做的,而逻辑跟日常思维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问题。所以做逻辑题目,千万不要"盲目自信"

 3、盲目选择辅导教材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经典教材法:有些研招院校并未指定专门的考试参考书,这种情况下,辅导专家建议广大考生选用各部分考试内容的本科经典教材和相应专业考研的指定参考书,这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同时,即便是针对指定了参考书的学校,对经典教材的学习也是不可少的。

 


2.目录阅读法:考生应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参考书的内容。

 


3.比较阅读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属同一考试科目的不同参考书目对照阅读,互相补充,相互印证。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建议广大考生第一遍看参考书的时候可以只是看书,第二遍看的时候,最好就要一边书,一边自己整理笔记了。笔记不需要特别仔细,在复习时,可以在众多的参考书中选出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通读全书后,理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线索。

 

【中公解析】一步,陈的话与李的话是直言判断,其标准形式分别为: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S是P。此两者构成矛盾关系,根据矛盾关系的特点可知:两者有一真一假。二步,张的话与汪的话之间存在充分条件关系,即汪的话→张的话,且根据题意两者间只能有一真,则由充分条件关系的特点:一真前假可知,汪的话为假即是汪送郝大爷去医院的。汪的话为假则张的话为真、李的话为真。由此可以推出陈的话为假。故A为正确答案。



该题使用的方法便是找出条件间的关系,然后推理得出结论。



【例2】



在某项目招标过程中,赵嘉、钱宜、孙斌、李汀、周武、吴纪6人作为各自公司代表参与投标,有且只有一人中标,关于究竟谁是中标者,招标小组中有3位成员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



(1)中标者不是赵嘉就是钱宜;


(2)中标者不是孙斌;



(3)周武和吴纪都没有中标。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上述3人中只有一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哪项中的3人都可以确定没有中标?



如:该学科领域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

 


?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分清“主干”与“枝叶”,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进一步完善充实。这种学习方法,会在复习的冲刺阶段,帮助你理清脉络、迅速回忆起重点和细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整理笔记最好是在看过真题后进行,这样会有重点。一些真题的答案也可以抄在笔记本上,内容太多的,也可以划在书上,在笔记中标清页码就行。

  会有很多同学问复习逻辑选择哪些教材,教材的选择在于精而不在于多。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辅导教材,但是一定要慎重选择。若报班复习,注意做好上课笔记,用好老师上课讲义即可。

 4、"听多位老师"

  有很多同学报了很多机构,听了很多老师的讲解方法,结果是自己却被搞晕了。其实每位老师讲解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采用的方法和技巧是不一样的,而很多同学只是对于很多老师讲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以至于最后听得多了,自己却不会了。所以建议各位同学,只要抓住一位老师讲的核心点,你的成绩就会很好。

  5、"只学不练""只练不学"

  我们一定要明确:学知识是为了做题,做题是为了学知识,所以学和练一定要结合起来,只学不练,不会做题,只练不学,不会做对题!


陈的话与李的话是直言判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