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轻羽飞扬的个人认为(非娱乐性看番态度)的重要性
从一开始就关注了这部番,期间看了第一集之后因为不太喜欢这个画风中止了,现在重新一口气看完感触颇深(特别是关于这部番的风评问题)
首先这部番很显然不是一部娱乐休闲番(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理解的话还是别看了,老老实实去刷刷推荐的逮虾户算了,毕竟大部分b站用户追求轻松快乐)
这部番的性质偏向励志(前提是你能彻底从黑化过程中挺过来)讲述的是从小跟着千夏练习的女主在千夏离开后的羽毛球之旅。其中最突出的是女主的内心变化以及关于天赋和努力的划分。
女主的心理变化争议最多所以先来说说这个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在女主放弃羽毛球之前她的努力程度是屈指可数的,可能连渚都不如她。在女主重新捡起羽毛球之后恐怕只有渚比女主更努力的练习。请注意这里的强度(想要战胜怪物可能连人性都要舍弃吧)任何领域在进行着几乎最高强度的训练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自行比对高考工厂,混日子的就算了)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心理状态极其不稳定,必须有精神支柱的存在才能保证人格不会轻易崩塌在番剧中女主的精神支柱就是“和妈妈打羽毛球很开心”当这个精神支柱的主体“妈妈”擅自离开后女主的精神状态变成黑化状态也很好理解。但是精神状态的转变不代表重置(比对最后一集最后一部分恢复的女主依旧抱有黑化状态的思路),对于胜利的渴望,对于伙伴的态度,对待比赛的态度等等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神状态(所以会觉得女主一黑化整个人瞬间就感觉非常阴暗,但是一恢复马上又变得正常起来)。所以其实女主整个的心路转变是很正常的,可能有人觉得很扯,不就是比赛的时候有人给她加个油就恢复了?这就是典型的前面几集没带脑子看,从女主开始思考“为了什么在打羽毛球”的时候就已经进入转换阶段了,心路有过大变化的人应该都知道,精神状态的转变是一瞬间的,想通了就是想通了没想通就是没想通,这之间是有巨大的差别的,但是要想通绝对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再加上女主由于妈妈的关系精神状态转变之后众叛亲离(在女主的立场就是这样)而加深了黑化程度,所以当“众叛亲离”这个前提条件在比赛的时候瞬间颠覆时所引起的反弹加上原以为必胜比赛的失利带来的压力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了正在进行的比赛上,之前关于“我是为了什么在打羽毛球”的疑问就得到了答案。到此为止,女主的心理终于健全了。
然后关于努力与天赋觉得这个番剧对真正努力的人有偏见的请自行见12集顾问和教练在一起时顾问说的话。之所以看的时候觉得对努力的人有偏见是因为这个番就是在渲染这个氛围,而这个氛围简直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好吗?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难道不是这样吗?别人拼命努力得到的被一句“有天赋”略过,还有一点也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一样:大众永远只会给表面上的弱者声援,无论那个强者曾经多么弱小,受到那个“弱者”多么残忍的对待。大众永远只会给他们看到的弱者支持而去声讨真正的弱者。当你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一个弱者受到屈辱后奋发图强将自己变强后反而招到被作为“强者”的声讨时是个什么感受我觉得都能理解女主的黑化与洗白。而这部番之所以这么令人自闭难道不是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痛哭的事情集中起来赋予了女主吗?很多人觉得这个剧情太烂,这妈妈太不合格,这闺蜜差距太大,这难道不都是我们生活中遇到过的或者可能遇到的吗?这部番只是让这些负面因素集中爆发在女主身上让我们更能感同身受的“黑化”罢了,那些在最后女主向闺蜜道歉的时候泪目的人想必也感受到了女主所感受到的不公吧。这就是我带着脑子和“想要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的想法看完番剧的观后感。
如果我也不带脑子看这部番,我可能只看得下去三集吧。所以请不愿意把自己带入到这种压抑环境的人不要对别人指手画脚,那种行为就像在战争时期什么都不贡献只想活命的愚民指责临阵脱逃的逃兵一样令人厌恶,因为正是战场的恐怖才让战胜恐怖的军人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