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平元年,残阳如血,一杆“宋”字大旗立在夕阳西下的和林城头。
这个曾经经历过靖康之变的王朝,用血与火完成了自己的重生。宛若凤凰,扑入烈火中,承烈火焚身之痛,方能涅槃,翱翔于九天之上。
当文天祥带领着忠武军铁骑踏入和林城时,这座位于草原深处的古老城池,正式向着来自中原的宋人敞开了自己的怀抱。进入和林城后,几经战乱,此时的和林城已经谈不上是一座像样的城市,更像是一座大的村寨。被回回炮轰击的坑坑洼洼的城墙,烈火尚未燃尽的蒙古胡虏行宫,当大火燃尽时,宋军从火中发现了一具尸首,这座尸首衣着华贵,只是被大火烧得焦黑,根据几个曾在行宫内当差的老人辨认,这便是蒙古的可汗——铁穆耳。
摸着这具焦黑的尸首,文天祥长叹一声,并未说什么。久久,文天祥轻声嘱咐和他一同前来的范宏云,把这具焦黑的尸首安葬了吧,既然是蒙古之主,我们便用胡俗,蒙古人的祖宗之地起辇谷如今已在我朝治下,便在起辇谷寻一风水宝地,让他入土为安吧。
“文山大人,水火无情,切莫妇人之仁。”看着有些情绪波动的文天祥,一旁的范宏云劝慰道。
“思齐,我岂能不知,我也不是那些寻章摘句的酸儒,我只是希望止戈为武,打完了这一场战役,以后不要再有干戈了,这些年,我见过了太多因战乱失所的百姓,因胡虏入侵被掳走成为奴隶的汉家子民,汉儿学得胡人语,却向城头骂汉人。我希望以后再也不要有这般的悲剧发生,希望每一个大宋的子民都能活到鬓白齿秃。”听到范宏云的话,文天祥方知这个被蒙古人尊称为小范老子的文臣,似乎有些误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开口解释道。
“是啊,这场战事打了多年,止戈为武,终于可以享受太平了。”文天祥的想法又何尝不是这位投笔从戎和蒙古胡虏厮杀半生的范将军的心愿。
“可是,止戈为武了,和平太久,大家会不会又放松神经,再度上演靖康之变这样的耻辱?”尽管向往和平,范宏云还是有些担忧地说道。
“只要我们不忘居安思危,靖康之耻的耻辱绝无可能再上演在我们的国度。要知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当初的徽宗就是沉浸在盛世的美梦中,金人打来了才如梦方醒,才有了这般耻辱。”面对范宏云的担忧,文天祥坚定地答道。
尽管和林的宫殿已经大部化为灰烬,但是当文天祥踏入和林的宫阙时,他一瞬间有种错觉,觉得他自己才是没见过世面的蛮夷,眼前宏大而奢华的殿宇楼阁,亭台宫阙,即便比之杜牧笔下的阿房宫,也毫无逊色。即便是见过“宝马雕车香满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汴京的张世杰,跟在文天祥身后,也被蒙古人的宫阙而瞠目结舌,但是很快张世杰自嘲地想道,眼前的宫阙再宏大,也不过是这帮蒙古胡虏用从波斯、大食、西夏、西辽、花剌子模等国掳掠而来的财富建造成的,听大食来的商贾说,这些蒙古人在攻破了大食的圣地大马士革后,烧杀抢掠,城中藏有无限书籍的大马士革书馆在火中化为灰烬,损失难以说清。当时还不解这些大食人为何眼中有泪水,后来问了礼部尚书许衡,才知晓这大马士革在大食人心中,就好比我们的曲阜,这个遥远的充满智慧国度的劫难,正是靖康之难的重演。
尽管大火吞噬掉了一部分珍宝,但是宋军将所有和林王宫里的奇珍异宝全部搜罗出来以后,所有人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来自各国的珍宝文玩、画册图书等等堆成了几人高的大山,忠武军将士们用了好几日才将这些战利品全部搬运干净。
当来自于和林的珍宝被运到汴京时,得知北方蒙元覆灭的人们,见面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互相祝贺,恭喜你呀,严冬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
狂欢的浪潮,直到范宏云、张世杰、文天祥三人从遥远的北国回到汴京,才正式开始,人们扶老携幼,万人空巷,聚拢在道路两旁,向着三位英雄送去他们的感谢,当天晚上,爆竹声在汴京城的大街小巷此起彼伏地响起,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解决了契丹后,女真成为了强敌,女真覆灭后,狼子野心的蒙古胡虏又成了大宋的心腹大患,如今蒙古覆灭,从此之后,寒冬终于过去了,人们终于可以迎接久违了的春天。
因为战功,文天祥被授予参知政事,封为信国公,成为宰执,出将入相。
因为战功,张世杰被封为越国公,授予枢密使职务,和文天祥同为宰执。
而范宏云,身体力行,践行了先祖范仲淹忧乐为天下的精神。投笔从戎,深入大漠,大破蒙古胡虏,有如汉之冠军侯,功劳极大,任何的爵位都无法衡量,故被官家赵谵封为冠军侯,赵谵召见范宏云,抚着范宏云的后背,对范宏云说:“卿家,你就是咱们大宋的冠军侯,横渠先生曾经训导士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是士子们的榜样,愿卿家以后常随左右,襄助我共创盛世。”
看着狂欢的人群,文天祥觉得没有什么是比眼下这一刻更让自己开心的。自己在宁宗时高中状元,当时余阶战死于潼关,关中之地皆为蒙古胡虏所有,蒙古汉军的将帅张柔甚至一路向东攻到汴京城下,幸有孟珙力挽危局,之后就签订了耻辱的宝庆和议,关中之地大半不复为国朝所有,之后自己便投笔从戎,散尽家财,练精兵。以《春秋》大义教导士卒,这才有了今天的狂欢。
当进入汴京的张世杰看着陷入狂欢的人群时,他总是会想起自己带领着将士们南下,投靠孟珙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的大宋,危如累卵,自己毕竟是汉人,岂可相助于胡虏,于是张世杰杀死了蒙古监军,带领着自己的部众南下,投靠了辽东路宣抚使孟珙。
入夜的汴京,家家灯火通明,大家都在为蒙古胡虏的覆灭而欢庆,他们都没忘记胜利的功臣不仅只是张世杰、文天祥和范宏云三位大人,还有忠武军浴血奋战的将士,于是他们来到了忠武军的军营,把酒水、牛肉等等慰问品送给忠武军的将士们,面对汴京父老们的盛情,忠武军将士们却连连摆手。
“你们都是好样的,让那些蛮夷们知道了我们大宋的厉害。”一个民女激动地说道
“敢犯我大宋者,定会天降责罚。”一个道士说道
“郭襄,都这时候了你还在想着你先祖那六甲神兵呢?”一个士子认出了这个道士,不屑地嗤笑道。
“你懂什么!当初女真蛮子南下,一路如入无人之地,直逼汴京城,李纲大人刚被罢免宰相,上天不忍看着咱们汉家山河落入女真蛮子之手,所以才派我祖宗郭京下来拯救人间于水火。”老道士的这番自我涂脂抹粉的吹捧,迎来一旁的忠武军将士们一阵嘘声,看着大家的鄙夷,老道士一边摇头一边离开了眼前这个地方。
看着大家坚持要自己收下,忠武军将士们也没办法,只好派人去通知正在军营里的文天祥的侄儿文璧,文璧来到大营外面,又听说这是百姓们的心意,于是破天荒地收下了百姓们劳军的这些慰问品,看着军纪严明的忠武军,大家纷纷感叹:“真是王者之师”“是啊,难怪能够打赢可恶的蒙古胡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