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除了上海迪士尼,还有谁?

2019-09-07 17:07 作者:心随梦转  | 我要投稿

今天,迪士尼终于妥协

记者6日从上海迪士尼乐园管理方了解到,园方管理团队正积极与相关方面沟通,将在继续聆听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于下阶段推出包括入园安检和外带食物政策等方面的多项举措,进一步完善园区运营,优化游客体验。

但是,「迪士尼们」没有妥协

但是除了迪士尼还有很多娱乐场所涉及这些情况,但是许多KTV禁带酒水,电影院禁带零食确实是让up关注的事实。(考虑文化差异性,对于兰州拉面馆这类文化餐厅暂且不提)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6/04/13/014826672.shtml

如果说上面这些例子和迪士尼属于不同行业,可是就连同属游乐园性质的广州长隆也有类似的新闻爆出

一篇19年8月的新闻以《搜包风波外的长隆 不成文的规定,依旧故我的搜包》为题,详细描述了目前搜包行为仍然存在。(新闻见 http://mini.eastday.com/a/190816181559400.html)

新闻配图

在这则公告里,「饮料,食品」被与「易燃易爆物品」并列,可见新闻撰写时,和迪士尼一样,长隆也禁止游客自带饮料和食物入园

新闻配图
新闻内容

新闻称搜查人员穿着保安制服,显然与迪士尼一样,都不是公务人员在执法,而是保安团队。

更让up不可思议的是,许多网友竟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已经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许多网友高度关注迪士尼后续的态度,但是并没有深入思考问题,把这次事件告诉我们的道理推广到生活中去,来深化这次事件的影响,借这个有利的契机明确商家和消费者究竟应该以什么关系存在。

迪士尼事件让你想到什么?

在普法up主@一个凡老师 的视频《KTV禁止自带酒水?无良商家一招制服》中,up主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应对这类情况,但是弹幕里充斥着「天真」,「会被打的」之类的嘲讽。

弹幕截图

但是更为可怕的是一部分评论。

评论截图

如果说弹幕只是「怕」,那评论简直是「不想管」。代入迪士尼事件,如果你哪天被搜包了,丢掉了自己刚买的食品,然后别人都说「反正都是去玩的,就当破财消灾了」

你会怎么想?

问题在哪

最后再聊聊我从这件事情看出的问题

(1)法律方面。法律与规定的漏洞给了操作空间

每当消费者搬出「选择自由权」为自己辩护时,商家总能找到诸如「自由也是有限度的」为自己辩护。例如,我若可以带可乐进去,那我能带臭豆腐吗?有的人受不了香菜的味道,但是有的人就觉得没问题(研究表面香菜的喜好和基因有关,有个体差异性)那我能带香菜进去吗?

对于投喂动物的问题,动物园存在这些问题,而游乐园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如何规范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

甚至有时不同部门对于“ktv禁带酒水”的回应都是不一致的。

显然,一句「切实保护选择自由权」是远远不够的。

(2)客观性质问题

一般,消费者能打到法院的,都是有关房子,车子的高价商品,能因为手机或电子产品去维权的都不多,更不用说价值几十块的食物了。就算大家有在怎么强的法律意识,由于维权时间成本实在太高,收益实在太少,效率太低,长此以往也很难解决问题。

例如近日“4分钱把超市告上法庭,胜诉!”的新闻,尽管胜诉了,可回归现实生活,又有多少人能有精力和时间去维权呢?

(3)舆论问题。大众真的关心消费者权利吗?

有部分网友表示,对迪士尼的愤慨主要来源于他作为一家外国企业玩的太“过火”了,而自己对消费者权利和法律等等问题不感兴趣

在一些论坛甚至出现“ktv都是自己人的企业,为什么要整治”的神论。

希望大家能发现更多“迪士尼”

除了上海迪士尼,还有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