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字辈?你会给孩子按照字辈来起名字吗?
字辈是家谱中用来划分族人辈分的重要信息,也是姓氏传承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元素。今天,小谱就来为大家讲述字辈的由来和作用。
字辈,也称行辈、行第、班辈、字派、班派、派语等,是家族中同辈人为了体现宗族关系,用一个相同的字作为名字的其中一个字(一般是双名)。不同辈分的共同用字排列起来就是这个家族用来标明世系次第的字辈。

字辈的最大作用就是分尊卑,别长幼。这里的尊卑并不是指身份地位上的尊卑,而是指家族内部的辈分高低。对一个大家族,特别是繁衍千百年的家族来说,字辈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说字辈产生于汉代。实际上,在汉代之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在名字用字上反映同辈关系的迹象,比如用同一个字,或是相同的偏旁。但这一时期并未形成严格的字辈体系和规律。因为儒学是在西汉时才确立国家正统地位,而经学要到东汉才真正兴盛。而在东汉之后的魏晋,在知识分子中站主流的是更接近黄老学说的玄学,崇尚的是自由奔放,而不是循规蹈矩,与字辈的气质截然相反。最重要的一点是,汉魏时期,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大多以单字起名。汉末三国两晋时的著名人物——董卓、曹操、孙坚、孙策、孔融、刘备、周瑜、陆逊、司马懿,都是单名。反倒是出身草莽的黄巾中人多用双名。姓氏没法排字辈,名只有一个字要用来区别,自然也没法排字辈。有人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几代名中都有个“之”字,不是字辈吗?

明清两朝,很多家族开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共同字来区别辈分,进而预先选取一定数量,且有一定意义的 “吉字”作为一种规定性、后代子孙取名时必须遵守的字辈,要求子孙后代严格按照字辈来起名。
到了现代,我们要不要重新学习祖先再用字辈来给孩子起名呢?小谱觉得,如果你所在的家族一直都是按字辈起名,还是建议按照传统习俗用既定的字辈作为孩子名字中间那个字,再用自己中意的字作为名字最后一个字。
来源:www.zu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