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76 真理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76、真理
作为科学知识的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判断一切知识是否为真理,就是要看它们是否反映客观规律。真理是客观的,相对的,又是绝对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真理首先是客观的。所谓客观真理,就是说,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是我们的知识或概念的内容之唯一来源,再也没有别的来源。只有唯心主义者,才否认客观真理,主张知识或概念是主观自生的,鼓吹自欺欺人的主观真理。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客观规律,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所以是错误的,就是因为它们与客观规律相违背,完全是主观的妄想。列宁说:“对客观真理的承认是最要紧的。”[1]
客观世界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因而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人类的思维,就它的本性说,能给我们以绝对真理。绝对真理乃由许多相对真理积集而成,只有通过相对真理才能逐步认识绝对真理。每一科学原理的真理界限却总是相对的。教员说:“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2]
真理总是具体的,只有具体的真理,而没有抽象的真理。一切主观真理的谬说,归根到底,都是妄想用抽象的真理代替具体的真理。任何真理的本身都是对立统一的,都是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的。没有对立就没有斗争,没有斗争也就没有发展,这是一切事物所具有的辩证性质,也是真理所具有的辩证性质。为了发现、证实和发展真理,既要有实践第一的观点,又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教员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3]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伟大历史使命,就是“要教育人民认识真理,要动员人民起来为解放自己而斗争”。[4]每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神圣职责,就是要自觉地为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奋斗终身。为真理而奋斗,就必须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敢于反潮流。
注:
[1] 《列宁选集》第二卷125页。
[2] 《实践论》。
[3] 《实践论》。
[4]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2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