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的独特矛盾

2023-08-04 10:12 作者:梦向铁路畏于梦魇  | 我要投稿

        论矛盾,其实这些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东西了,在悠悠的历史中,矛盾其实是始终存在的,在历史中,这个词也不特指褒义,也不讽指贬义,矛盾的不断存在中,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变化,矛盾的不断变化中,是人类生产关系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国家,千百年来,也随着历史最完整的区段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这其中,矛盾是永恒存在的,不断去解决这些矛盾,便是我国文明进步的源泉。

图片来自网络

        世界公认的我国第一个封建专制的政权是秦王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体制的不断完善,也将高度集中的皇权带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手上,现在再给大家啰嗦着说,封建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阶级矛盾?也就是封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地方与地方的博弈,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这些大家可能在初中,高中的课本上都喜闻乐见了,但是,我中国的历史仅仅有这几段矛盾的话,那为什么中华文明的进步与长足的发展,会在历史的银河中如此闪耀与发光,这些矛盾并不仅仅局限在中国世界,其他地区也就是在此时的西欧封建的矛盾也有这些,但是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创造出十分华丽的瑰宝?在后来也就是明朝时期之后而逐渐衰落,这也是我们想知道的。

图片来自网络

       政治制度是这个文明所创造出的思想瑰宝,也是这个文明属性与独特性的存在,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是来源于它是介于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这一点是明显区别于由海洋而发源出来的希腊文明所繁衍的西欧封建国家。

       举例嘛,谁都会?大家所回想起我们初中教科书所学的,秦朝在中央实行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有这一任君主,那必然会有下一代君主的诞生,下一任的君主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取政权?我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大部分朝代的下一任君主,都和这一代的君主是拥有着血缘关系,这就不难理解,由于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影响,在中国人文化基因内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性作用,这种巨大性作用的发挥,也诞生了中国人传统的对家的一种眷恋,也诞生了中国人为了去守护自己的家园,守护自己的家族,守护自己的家庭而不断奋斗的种种的往事记忆,但是,事物都是有双面性的,这种血缘型他的劣势之处在哪呢?那就是中国人彻底改变了他们上层建筑的传递方式,其实在奴隶制社会,大部分世界人群都是差不多的,我国所实行的禅让制,让有贤有能的人去担任部落的首领,上层建筑的传递方式是更加所谓民主的,但是,中国国情所区别于世界的情况是,大多数的中国的部落都密集分布在长江和黄河流域中,所以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因为生产力的低下,所以他们必须为了活着而去争夺别人的地盘,别人的食物,这种争夺的心很早便爆发在了黄河流域,这种争夺的心也不只发现在敌人的身上,自己部落的老弱病残,也是他们发泄的对象,所以,禅让制这个东西,最后发现会执行不下去,因为强者所能把握的已经超过贤者所能把握到的一切,我国的上层建筑进行了第一次的巨大进步,由禅让制转变为了世袭制,我们再把时间返回到秦朝,秦朝的上层建筑就是通过世袭制的方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往下看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个神奇的地方,秦朝在地方实行的是什么?是郡县制呀,郡县制打破了中国传统从夏朝以来血缘关系的传递,由中央王朝像禅让制一样将贤人和适合的人安排固定的官员岗位,基层政治体制出现了巨大的变革,我国古代很早便出现了律法,我们也在初中的课本中学过,当秦朝有人犯了罪,那处理的方式是什么呢?他们周围的人都要遭殃,所以大家不难发现,方已经形成了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经济基础和基层政治基础,但是上层建筑还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基础,这两对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呀,没有办法调和的矛盾那就只能通过转移的方式,所以封建君主创造了独特的封建思想来控制和压迫人民,但是这种矛盾始终贯存于中国整个封建历史当中,没有朝代将它改变,以至于后来的什么行省制呀,什么道府县呀,他们都改变的是地方的个体行政单位,但是地方权力却无法撼动我国的中央集权,变得越来越强大,我方的地缘性政权变得越来越弱小,当这个矛盾到达极点的时候,中国的封建体系变崩塌了。

       这一顿矛盾是在中国古代有切实性爆发的。

       这一矛盾的爆发,更像是人们对于公平和正义所带来的向往,最经典的不过是大泽乡起义,陈胜和吴广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不是天生就来的,平民通过世代的努力,换来的只不过是只能饥一顿饱一顿,但是上层建筑只是通过了一代人的努力,就让后代无数的人坐上了坐享其成的荣华富贵,而李自成起义等贵贱均田免粮,又一次打出了上层建筑与下层建筑极度不平衡的口号,对于上层的建筑,他们要求等贵贱,也就是对于血缘传承政权的方式提出的质疑与不满,对于基层来说,均田免粮,以地缘,以土地为纽带的基层要继续的推行,这无不体现了上层建筑血缘传承和下层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矛盾。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有喜欢的朋友,记得点个关注,西安市黄河中学思宣社祝大家身体健康。

图片来自网络 大泽乡起义


论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的独特矛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