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修行入门的入门的入门。第四篇———修行的前置技能。

2020-08-23 11:31 作者:凤月临  | 我要投稿


本节讲解具体入门的成果。

第一个是,能够打坐,或者闭目养神能够做到无思无念,就是上一个念头消失下一个念头不生的虚无境界(念头上的虚无)。

具体可以参考第二篇解说的内容,观的方法。很简单,但做到还是有点难度的。

第二个是感受到气机流动。

我独创法门———感受身体每寸的跳动。参考第二篇解说。浅显总结的说这个法门就是神气自然汇聚用来增强内神经,增强感知。神化生感知,神强则感知强。感知强自然就能体察身体内的变化,有什么病,自己就能知道。

自然也能感受到体内的气机流动,感受到气。


第三个是诚,真诚,诚挚,至诚之道。

你不信,不诚,你的身体就放不开,身心就不能和一。

现在各种扯淡说法都有,有的人瞎说。

我简单说一下,当然这是我的看法。你不信,也可以觉得我瞎扯淡。没关系,我不介意,但是请别评论。

好了,开说。先拿情绪举例来说明,“信”也就是诚,实际上就是情绪一种,上升一点说意志什么的,都随意,反正都是人有了自我之后产生的东西。内心情绪开心,身体也会附和内心情绪。这浅显,大家都有体会。

另外,“诚”也可以从自信来说,自信的人,神采飞扬。自信则身心相得,也就是说,气机流畅,自信这种正面情绪或者说是阳性的情绪,自然身体也会阳性的反应,产热增多,身体代谢加快,自然也还会身体体型优美健康。中医道家,诚者,自然如一,身心无外物,专心致志,自然神气内敛。还是那我那句话“神不在敛在自回”

这就是身心合一的力量。身心合一之后的天地合一,我先提前透露一下,除了身体跟外界晴明晦暗,早中晚阳气变化,感觉越来越明显。没啥小说灵气灌体,想哭,长生梦也就在那时候破灭了。不过感受外界阳气,清气,更敏感了。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灵气”,可能指的就是天地清气吧。

Ok,回归正题。至诚之道,比如那个叶孤城和西门吹雪的诚于情和诚于剑。我觉得都不太对,应该是诚于我,诚于我自然能诚于其他,这个我是存在的我,不是思辨的我。

就是先有我才有剑才有情,诚于己,自然能诚于其他,不然只是无根的东西。阳卫外而为固,阴守位蛰中。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如此非无根之萍。阴阳定位,阴阳化生。

所以至诚,自然就能身心合一。相信自己,你比你表现出来的要强大,人的身体也比你想象的能力要多。

举一个我的例子,朋友看我经常打坐,有一次说到诚的问题,我跟他解释一番,他问,你相信人能发光吗?我说我相信。为什么我信,一个是天地就能发光,那我就能,阴阳二气变化嘛。二是现在科学生物发现人本身就能发光。当然了,朋友他问的是可见光。

科学没研究透彻,我们自己也不要否定。

就跟外界的人用言语决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样,你知道自己不是,虽然表现给别人,别人看见的就是,但你自己知道你不是。别人说你是个废物,不见得你真是废物,你只是在这个点上表现不佳而已。

所以修为,我一直喜欢说修为不喜欢说修道,有点空。修为,修内在的为,修外在的为。

修为,自然人的性格,人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修为的。改变的不光是身体,心灵也再变,不是有身心互相影响嘛。变不好为好。

总结

这三条互相影响,互相进步,只是单拿出来说。一个进步,其他的也会进步。

勤行,勤行。

对了,别看别人对经典的理解,有境界的自然没什么,就怕是说的人牵强附会,装的高深莫测,只要是不能深入浅出的讲解的,光引用经典的,这样的人的话还是别看了。他们肯定有自己文字上的体会,经典读的可能的多,但是就是没见过实物,盲人摸象,不如见一回。

自己可以看经典,看不懂的可以看看说文解字,或者翻译,反正别看没见过实物的人的心得体会就行。

虽然大家语言一样,但是对同一个东西,甚至同一个词语的定义都有偏差,还是读一手的资料吧,省的传歪了。

Ok,今天先到这里。

勤行,勤行啊。每天晚上睡觉前就可以。


修行入门的入门的入门。第四篇———修行的前置技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