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留白

2023-01-17 10:50 作者:小狐狸和秃头怪  | 我要投稿

我抓住了一只鸟

它的羽毛柔软而轻


我爱着一个人

他的眼睛闪烁光芒


我构建出一幅画

在那留白的空间里

是以生命写就的死亡

和以死亡

写就的历史



文案:ChatGPT+自己修改。

化用自叔本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我发现了一面镜子,在这里面,我看到世界、人生和自己的个性被描述得惊人的宏壮。”


工具:SD

关于伦勃朗速写模型的探索可能就到这里了。最近几组图主要都在测试这个模型的可塑性,与稳定性。我自己使用下来觉得挺满意的,等再调一调,晚一点新年时候分享给大家做新年礼物。新年快乐

我很喜欢这组图墨迹斑驳的感觉,有时候影像的意义,不在于清晰,而在于唤醒时光,那是平行于现实的,记忆中的真实。


之前看到有小伙伴说SD画人物面部不尽如人意,近景和人物特写稍好,但全景远景时五官生成格外草率。

关于这个现象,自己是从两方面着手提高出图率:

1、编写prompt时,加入一两位以肖像见长的画家,安排在prompt文本末尾位置

这样既完善了文本对于面部塑造的参考补充,又不至于因肖像画家的权重占比太高,而影响ai对整体指向的理解。就像盐之于烹饪。

我自己平常爱调用,且这组图调用的画家有:

伦勃朗(by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用于增强人物面部

雷诺阿(by Pierre-Auguste Renoir):用于增强人物面部与色彩多样性

莫奈(by Claude Monet):用于增强色彩,环境光感,画味

伊万·伊万诺维奇·希什金(by Ivan Shishkin):俄罗斯风景画家,用于增强画面环境细节处理。


2、大量使用SD的Inpaint功能。

在ai首批生成的图片中,我一般只关注画面构图、色彩,与立意。由这几个标准为出发点筛选出一批图,再一张张分别导入inpaint,使用画笔覆盖想要重新生成的位置(一般都是面部hhh),再让ai批量重画指定区域,这样就有多张五官可供考量。

大部分我自己初选出的图,都会进inpaint重画一遍面部,就算初始图已经很满意,也还会想看看有没有更优选。毕竟哪怕多麻烦出这一步,对于传统绘画来说,效率也已不知提高了多少。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留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