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总结-魏晋南北朝2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经济和交通
一、经济
1、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农耕与游牧经济的交融
北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
汉族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业
2. 江南地区的开发
1、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2、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原因
(1)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人民辛勤劳动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力
(4)南方统治者重视
3、冶炼业:出现了灌钢法制作的农具,矿冶业有明显的进步。
4、陶瓷业:工艺上为了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南朝)
3.庄园经济(坞堡)
特点:
a. 规模较大 b. 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 c. 自给自足;
4.寺院经济
(1)含义:以寺院为中心的独特的封建地主经济形式
(2)形成原因: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广泛传播;
②统治者的支持;
(3)影响:
积极:为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消极:①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
②与政府争夺劳动力,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③加重农民的负担。
5.均田制
(1)背景:北方长期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出现了大量荒废土地。
(2)实行时间:北魏——唐中期
(3)土地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所有权)
(4)经营方式:小农经营
(5)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