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2024年考研上岸攻略
一、院系及专业介绍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于2012年12月正式组建,由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原机械工程系材料加工学科组成。其前身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建于1988年,由化学工程系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物理系的材料物理专业、原机械工程系的金属材料专业组成。
材料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编教职工100名。专职教师80名,其中教授41名,副教授35名, 助理教授4名。两院院士7名(1名双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优青”8名。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卓越创新精神、优秀研究能力、突出理论认识的材料学科学生。现有在校本科生约300名,硕士研究生约200名,博士研究生约400名,其中外国留学生60余人。
学院现有多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和教学平台,包括: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先进材料”虚拟仿真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心实验室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平台,以及贝氏体钢推广中心、镁铝合金成形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市高技术陶瓷材料与工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产学研基地。
学院瞄准材料科学前沿和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注重学科交叉,形成了材料微结构及表征、计算材料科学及工程仿真、材料制备工艺及加工工程、新型信息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再生医学及仿生材料、极端条件材料等有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方向。清华大学的材料学科在最新一轮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比中均被评为A+。在2022年最新发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学科位列世界第10名。
二、招生目录085400 (专业学位) 电子信息
1、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低维材料与纳米结构
02 (全日制)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
03 (全日制)薄膜材料结构与性能
04(全日制)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
05(全日制)存储材料与理论
06 (全日制)能源与环境材料
07 (全日制)相变与新金属材料
08 (全日制)金属功能材料
09 (全日制)金属微观塑性理论及应用
10(全日制)复合材料
11 (全日制)信息与功能陶瓷材料
12 (全日制)结构陶瓷材料
13 (全日制)计算材料科学
14 (全日制)材料加工模拟仿真
15 (全日制)先进材料加工技术
16(全日制)微纳材料与功能薄膜
2、2023招生计划:4
3、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00 材料科学基础
三、复试
在符合学校规定的情况下,按以下方法计算总成绩(满分1000分)并排序,按照由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初试成绩(原始分)×1+专业综合笔试成绩(满分100分)× 0.5+专业综合面试成绩(满分100分)×4.5。
四、复试分数线
2023考研:325 50 50 80 70
2022考研:325 50 50 80 70
2021考研:310 50 50 80 70
五、考研参考书
《材料科学基础》 2011 年修订版,潘金生、仝健民、田民波著,清华大学出 版社 。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余永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新祥旭-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一对一复习规划》
《新祥旭-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资料》
六、考研经验
学习政治可以选择老师学习,习题可以买1000题做(大部分学生都选择1000题)。在考研冲刺的时候购买肖四肖八,大题背诵肖四即可(当然若有时间也可以背肖八,或者选择一些其他老师的预测题背)。政治的分数一般在大题上拉不开,想要得高分就必须在选择题上下功夫。
每天都看恋恋有词单词,反复看。我只做真题,真题我选择的是黄皮书,从1997年开始做,先做1997-2005年真题,主要找感觉,学习单词,接着做2006-2021真题,另外学习翻译拆分和组合那本书(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划分句子成分的时候可以用不同记号表示。作文背诵模板,每天写一篇。
专业课
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一定水平。
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