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关系】关系中人的底层维度,互补的本质~
写了22篇JamFilm了,觉得自己真的收获很多,但是心里觉得还有东西没有打通——上一篇提到的,如何去识别关系、识别人的关系、识别人,我觉得要从过往的总结中,再抽出思维,最好能形成结构化思维,自己之前以为搞定了的模型觉察出来是不行的——太完美了,生活中没法用
那就先从嗑兆衢的笔记开始,一直往后看自己过去的笔记,娱乐圈的内容先过一遍,后面再把生活板块的记录也看一下,看有没有更多启发

第一个,四种典型亲密关系,安全型,痴迷型,恐惧型,疏离型
那在这里建一下二维四象限吧,试着探索一下底层本质
思考了下两个维度分别可以是,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觉得他人值得信任
简短来说,应该是自己的配得感,和他人是否值得信任

从XY都正的象限顺时针
自己配得、他人值得信任,安全型
他人值得相信、自己不配得,恋爱脑
他人不值得相信、自己不配得,恐惧型
自己配得、他人不值得相信,疏离型

感觉还不错啊这个二维四象限,放到人性坐标体系里理解一下,自恋维度、现实维度、情感维度,自己是否配得,是合适的中高自我认可,他人是否值得信任,是情感维度的能力
人还是要往第一象限走的,配得感要往上走,相信他人的能力也要往上走
配得感的提升,是靠不断的实现自己的意志,有能力知足常乐,往获得想要的方向努力
相信他人的能力,可以是基于自己的实力——拥有资源非常丰富,不怕认知缺乏带来的问题,或者是基于自己有了解他人、验证判断的能力
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有对关系的深刻认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能结婚的不代表就有这些能力了,那些心灰意冷失去爱的能力的人,其实都没有走到第一象限
^_^,Jam和Film其实都是追求内心安宁的人,他们其实都是安全型的~
我正在努力成为安全型的人,自己的配得感被培养出来了~现在正在探索相信他人的更适合的模型^_^

第一个收获有了,其实整个坐标系不是简单的四象限分类,而是四象限里的各个点,四个大类只是极致典型罢了,而且,人是变化的
继续往下看笔记
我的另外一个领悟,是一种迁移思考,是关于度的迁移
100件60分的交付,比不上一件100分的交付——好奇心是一种追求更优交付的动力
n部剧60分的情,比不上一对CP满分的情——完美爱情是所有人的幻想
不过现在回归现实,交付呢,自己每天都在做事,不断的迭代优化——有练习提升空间,嗑CP情什么的,海量的剧集中最美好的那个脱颖而出,也容易
但是现实中情感,很难靠大量去筛选对的人,所以,这个理论,也不适用现实的感情处理,继续探索吧

翻到下面的【武林外史】篇,自己最后分析白飞飞,她的确是觉得他人不值得相信的,她觉得自己值得被爱吗?演员本人说“最好的爱情就是得不到的爱情,杨过小龙女那样的爱情太普通了,太可怕”,所以我觉得她把自己投射出去演的白飞飞,也是觉得自己不配得真爱的
哦,想起来了,白飞飞她不断的去试探——因为没信心,所以用比较极端的手段去试探,还会嫉恨伤害她觉得什么都有的人,说自己什么都没有——起因于自己的不配得,寄托自救的责任给沈浪,成为表面的“恋爱脑”,但不配得不相信自己,是没有理论支撑去相信判断他人的,所以恋爱脑最终会成为“恐惧型”,觉得他人不值得相信
这是跟朋友聊起来,用本质来推导的特质下的变化,而在这个故事中也感觉得到了验证
抽取了底层,底层的思维之间的次序和关系是核心的,这个底层抽的是自己配得爱,是他人值得信任的基础,跳过这个次序的现状是不稳的,只会走到最差情况,但是不代表觉得自己配得爱,就能培养出信任他人的能力,人生依然是持续提升的过程

下面是少年病气的兆衢分析笔记
关于吸引力法则的奖赏,和那个人在一起给自己的好处,物质和精神上的
个人感觉跟EV_L大大讲的安全感,互补,其实本质应该是一样的
每个人的安全感不同,每个人评估什么是奖赏的标准也都不同,本质都是自己缺失的东西,自己无法通过努力让自己获得的东西,对方可以给,而且是他天然就具备,对方是在自己缺失的部分上非常丰盛的,对方给这些是毫不费力的。。。同样,自己对对方也是一种缺失弥补,也是自己的丰盛,给这些也是毫不费力的
更底层的话,毫不费力,个人认为就是自己的天赋,动力不缺,成果不缺
自己的天赋是对方所缺,对方的天赋是自己所缺——天生就长在自己的心坎上,自己也长在对方的心坎上
艾玛,这种解构感觉也是非常爽!^_^彼此天然互相认可,互相需要,天选之人,就是这个了

其实这样看来,研究一个人,还可以研究他所需要的人^_^
这种互补,研究下兆衢吧,一个细致体贴,一个恣意随性,一个温和,一个略火爆,实力上旗鼓相当,有共同爱好
那JamFilm呢^_^,月亮和太阳,海和山,一个掌控欲强完美主义,一个随性——其实完美主义的人真的身边需要这样随性的人,帮助自己放松的。。。一个傲娇,一个包容,相同的是对工作的态度,努力承担家庭责任
其实互补是必要条件——哪怕是相亲,其实大家也都在对方身上找自己需要的部分的,只是认知结构不同、时空观如何的差异,但本质还是,大家都在趋利避害,大家都在选对自己动力偏大阻力偏小的路
天然性格/能力互补+人生态度一致这在爱情三角理论里是会直接对接亲密的,而且是通向承诺的——很渴望能一直这样的幸福,而且越是在社会上打拼久了,就越能明白遇到的难得,真的一生难得遇一人

所以思考一下,爱情不是一个半圆遇到另一个半圆,而是自己先圆满,然后遇到一个圆满的人,一起更圆满,这句话解构下底层
首先,互补的底层是对方的丰盛是自己所缺,而不是对方有的是自己所缺,有和不缺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
我在学习和认知结构探索的动力上,就是丰盛的,任何知识的分享都不会吝啬,秘笈什么的也不会吝啬,所以现在遇到缺乏这方面内容的小伙伴,真的每天分享1小时都很快乐^_^
生活中好感的那位,他在带出去玩这个上面,也没有什么内心阻力,但想想却不是丰盛,所以这就是问题了,自己对他的“丰盛”,是自己天然的外形和气质,所以亲密有限,无法承诺

圆满的意思是彼此都有丰盛的,是一个人虽然可能辛苦点,但是能够去承担生活的责任的,以自己的相对长板,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但是,两个圆满的人,能走到一起,还是需要互补——奖赏
没有一件事情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任何事情都是阴阳一体的,人能圆满需要相对长板立足,这长板是阳就必定有阴,需要互补的爱的支撑
举例,Film的完美主义就让他放松不下来,Jam真的是拓宽了他的对外表达,更自在享受幸福
如果没有情感的奖赏,为了利益的奖赏——就感觉像联姻了,没有爱的两个圆满在一起,那也就是两个不相交的圆,只是可能各自在的家族——自己之外的圆相交了

然后说吸引力的临近性,个人感觉这其实是必要条件之一——接触的机会
为什么拍戏会有很多因戏生情的故事——因为其实情感的发生,最需要交集,有相处的机会,没有了解的机会,怎么发现彼此互补?临近性其实是关系进度条的起步
那么这下就有关系的时间轴上的进度条建立基础了,第一是空间上有相处的机会,第二是时间上有足够长的深度接触,第三是发现彼此互补+三观一致,关系规律中的主要矛盾是天然一致的,第四是次要矛盾们的磨合
所以,自己现在现实中的关系是在第二步,第三步走不下去,但互补的那一小部分可以让关系走一段时间
所以自己以后真的不用在关系上各种想来想去了,看看进度条,就正常的推进就好了,没什么需要担心的
而互联网时代,让相处空间扩展了,但其实一般的关系推进都si在第三步了
我跟闺蜜们其实现在看来,三观上都不能一致,彼此也不是互补,那中等关系不会断的这种的条件是什么呢?
看能不能在后面的学习里发现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