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经济Ep145】《西方经济学》经济概念梳理P277:效率与公平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八节 效率和公平
a.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关系:有时是相互促进的,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互矛盾的。
a.1缺乏公平的效率提高
表现:伴随效率的提高,收入分配的状况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不同变化,四种典型情况——
分配随着效率的提高而改善;
分配随着效率的提高而不变;
分配随着效率的提高而恶化;
分配随着效率的提高而先改善后恶化。
结论:效率的提高并不能够自然而然地改善收入的分配。
a.2缺乏效率的公平增进
包括:
平等化的直接效率损失:“公平”不是免费就可以得到的,需要耗费资源;
平等化的间接效率损失:平等化本身所可能造成的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等经济活动的的各种“反刺激”效应。
b.“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
b.1效率优先
含义:在决定收入分配的问题上,首先考虑效率,把效率当做决定收入分配的第一位的因素——经济效率高,所得到的的收入也高;经济效率低,所得到的收入也低;
做法:让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领域里充分地发挥作用,要让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收入的分配。
b.2兼顾公平
措施:
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
促进机会均等:机会不均等的来源——
天生能力的差别;
家庭背景的差别;
社会待遇的差别;
限制某些行业、某些个人的垄断性收入;
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向贫穷宣战的意义——
通过直接减少陷于贫穷的人口数量,提高了这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
通过增加贫穷人口的收入,改善了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
通过向贫穷人口提供更多和更好的保健、教育等等,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效率,并进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率。
c.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
c.1税收政策
作用:
通过对不同的人征收不同数量的税收而直接地改变收入的分配;
通过改变市场的相对价格而间接地改变收入的分配——
税收会引起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个人和家庭的幸福;
税收又会引起一般商品的价格的变化,同样也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福利。
考察:
应当把重点放在整个国家的税收制度上,即放在所有税种上,而不是只放在某一个或几个特殊的税种上;
需要分析各种税收的真正“归宿”——即真正支付税收款项、承受税收负担的人;
考察整个税收制度的“累进”性质——
如果随着收入的增加,税收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变得越来越大,它就是累进税——改善收入的分配,促进平等;
如果随着收入的增加,税收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变得越来越小,它就是累退税——会进一步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
如果随着收入的增加,税收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保持不变,它就是比例税——对收入的分配基本没有影响。
c.2政府支出
影响:在西方社会,尽管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政府支出项目,但我们还是应该看到,政府支出在很多方面能够明显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对基本食品消费的补助计划;
公共卫生计划;
初等和中等教育计划;
关于退休、伤残、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计划;
农业发展计划;
落后地区发展计划。
c.3其他措施
包括:
价格控制:包括关税、最低工资法、农产品价格支持、加速折旧、工资-价格控制等等;
重新分配产权:包括政府放宽原先较严的对捕鱼的限制、颁布污染控制的标准、颁布食品卫生标准、禁止在某些场合做香烟广告,等等——与价格控制相比,重新分配产权对再分配的影响常常要更加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