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荧魈】长安有佳人,一笑倾城又倾君(1)

(本文历史架空大体参照五代十国北齐历史,文章灵感来源于 @-TS映画- 的原神手书《长安姑娘,思故人》,如果有不妥还请评论区指正,不胜感激。)
(本文共分五段,第三段属于爱发电付费观看资源,如有手书台本有意合作者请站内私信本人,不胜感激。)
“客官你可知?”长安城下酒楼里那说书先生倒端的是口若悬河,一张妙口那真的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正因为如此啊,他的“润喉咙钱”也可比那别的说书先生多的不知道多少了去,经常是他还没开口要钱呢,讲到妙处的时候定睛一看,这钱篓子里面已是盆满钵满。“长安城下那蒙面义贼,谁知是那名动天下的诗仙……”
“得了吧谦老头!你这长安诗仙的折子都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了,要我说在座的兄弟们听着耳朵都起茧子……你换个别的讲讲嘛!”还没讲两句底下就有人起哄,属于是被这“谦老头”讲这一段讲的实在是有点乏味了,想听点儿新的折子。
见如此,说书先生甩了甩自己那头还算飘逸的长发,坐定之后拿出惊堂木一敲……啪的一声,震得不少人耳边发麻,但也因此更期待说书先生的表演。
“好吧,那我就说一段野史,虽说是几百年前的野史什么的,但还是有点讲头的。”说书先生说到这里,语气里竟然还带上了一丝萧瑟。“兰陵王魈将军与大齐宰相之女郑荧的故事吧。”

长安城。
春日初雨刚过,才刚刚撒过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地上那灰暗的土地上便又悄然钻出了星星点点的新芽,树上的枝条也开始渐渐变成绿色,万物生发,生气勃勃。恢弘的长安城在前唐后也不减兴盛,看上去倒是在大齐的经营下更显辉煌。
游人如织,这一派兴盛的景象看上去倒是更让人心中不由的一酸。
大齐征战数十年,倒不如说是用了不少人的鲜血换回了这时片刻的宁静和和平,谁知道连年征战下什么人命不如狗的事儿都会发生,毕竟两脚羊的说法民众又不是不知道。而此时就只能姑且让大伙儿感叹一句“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接着被暖风熏得醉醺醺,差点把长安当成苏杭。
民众居有定所,赋税合理国库充盈,这就是民众们所期望的生活,把它好好地过下去。
而此时大齐宰相府里面,却又上演着一出哭笑不得的剧情。
“老爷……”家仆一脸生无可恋跪在地上,摆出一副“您要不还是把我杀了吧对我家人好点就好”的绝望神色。“奴实在是拦不住荧小姐啊……一把剑直接架在奴脖子上,接着就穿着戏服又出去了,奴实在是不敢拦……”
他面前是威仪具足的老者,而此时这位老者也是一脸无奈的表情……这个家仆是很看重的一位老管家了,说实话因为这个事儿杀了他老者也是于心不忍,但是自己女儿这个毛病,或者说是怪癖,真的说出去都让人觉得挂不住面子。
她喜欢做舞女,说白了就是喜欢出去跳舞。
这真是令人啧啧称奇的场面,堂堂宰相长女竟然梦想不是联姻不是为家为国做贡献而是梦想出去做名动长安的歌舞伎……问题是如果说真的做这行自己女儿还真的有资本,自己这女儿出落得天香国色不说,还从小研习文章武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她八岁的时候,丞相大人带她去自己家开的会馆玩的时候,看到当时盛名满长安的胡姬一曲破阵舞之后……自己的女儿就开始在奇怪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属于是每晚都会被自己家老妻在耳边叨叨的事情,他自己都后悔了。
你说闲着没事儿带着自己家姑娘出去玩干什么……如果世上有后悔药估计丞相阁下能全吃了,但是很可惜没有。所以丞相阁下只能看着自己姑娘每五天就出去当两天的舞女,幸好也没人认得出来——自从发现无论是打骂还是禁足都管不住这臭姑娘以后丞相大人选择了躺平,只是让自己的一个老家仆象征性的在她每次出门时“劝谏”一下,就是他面前这位啥都不知道还以为自己被赋予了多大重任的老家仆,跪在地上吓得五体投地生怕死掉。
给她雇了最好的妆容师说是毛遂自荐,给她找了最好的裁缝说是见到小姐的英姿便无法自拔……在她上台时场下至少有十个人以上的食客——也就是养着的武林高手给小姐当护卫,甚至于她喜欢去哪几家舞楼丞相阁下都给她买咯,等于说自己家女儿无论怎么跑怎么溜达都没溜达出他手掌心儿。
“就当是给女儿招亲得了,反正舞楼里也不缺少年英杰啥的,搞个上门女婿也能接受。”
终究是溺爱战胜了纲常伦理,外加他也知道自家女儿的刚烈性子,死随她妈妈。

这边丞相家里手忙脚乱,那边几个衣衫齐整的世子倒是也在游览名胜什么的,在路上玩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毕竟也是天潢贵胄,如果说你身边有一个皇子陪着你游览那确实是有那么点些许的贵气了。
文襄帝四儿子,名长恭,别名魈儿。
说起这魈儿的别名,还得从他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说起。
那是刀兵遍地,大齐四处征战的年岁,刚满弱冠的长恭便被自己的父亲派上战场,也许是天生的资质使然吧,虽然长恭武艺精湛,冲杀什么的也堪称勇猛……但是奈何他长了一张就连女人看了都要自惭形秽掩面自杀的俏脸,实在是俊俏到真的让女人看了心动男人看了沉默。这种脸在世家公子和纨绔圈子里面那自然是吃得开的,但是对于一个冲杀在阵前的将军来说……
不能说是生不逢时,只能说浪费资源。
镇不住敌人啊!
后来就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馊主意。说是实在不行你就给自己脸上挂几道不大不小的彩得了,好了以后脸上有了刀疤不仅不影响你的帅,而且还会加上点所谓的“凶戾之气”也许对你有所帮助……然后傻傻的长恭还真的做了,搞得皇上还颇为心疼,一问噢原来是有人出的馊主意啊——砍了吧。
长恭的脸好了,还是像当年那样明艳照人,甚至没留疤。
不过这个问题还是一直困扰着长恭,直到有一次皇帝在公众召集皇子饮宴,席间长兄与父亲说了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皇上当场给他赐了别名:魈。
魈是一种在山中的独脚鬼怪,《山海经》曾言: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脣蔽其面,因即逃也。所以皇帝也想借用这种独脚鬼怪的名号给儿子赐名,以增皇子无前之气势。
而这是赐名的第三天,刚回到长安的魈在和几个肱骨大臣的公子们游览,放松自己。正就在他们还在街上玩的时候,一阵烈马咆哮和马蹄撞击地面的铿锵声音从远方腾腾袭来,听上去倒像是在战场上冲杀的烈马。
荧都绝望了。
这匹马是皇上赐下的马所生的孩子,他的母亲是曾经跟随开国皇帝征战沙场的烈马子嗣,只能说是一脉相承的烈马和战马属性,本来今天还算温顺……结果今天因为出门没半刻钟就有孩子在放炮仗惊到了马,于是这匹马就在疯跑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期间撞翻了无数的摊位和东西,万幸是没撞到人。
“让一让让一让!马受惊了!”情急之下她也只能伏在马背上大喊,毕竟自己也没办法驾驭烈马,更何况还是失控的烈马——属于是人都麻了。
这种情况下除了喊让开还能做啥呢?
后面一堆人跟着都快跑断气了,那是父亲给自己配的卫队。
她都觉得自己今天得死在这马背上,除非有什么特殊的情况比如说马突然腿断了之类的。但是那概率简直微乎其微,倒不如期望下会有一位帅气的公子伸出手拽住烈马然后让自己得以逃生什么的……
于是她所期待的公子来了。
魈飞身跳上马背,接着狠狠地拉着马的缰绳将它的上半身直接拉了起来……烈马似乎察觉到自己背上有一个桀骜不驯的劲敌,想通过左扭右扭狠狠地把背上那两个人直接摔下来,自己逃之夭夭。
“抱紧我的腰。”荧只听到一句淡漠的声音,却让她心里觉得莫名的安心。
“给我……站住!”魈竟是用自己的力量硬生生把一匹烈马直接拉倒了……已经彻底放弃反抗的马儿只好无奈的跪在地上,宣示着对背上男人的臣服。
荧只觉得眼前一花,刚才那个身影已经将她放在了地上,只剩自己呆立着,看向面前那个只剩背影的男人……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来的勇气,对着只剩背影的他喊了一声。
“那救下我的人,你是谁啊!”
他下意识的回头,绝代风华下是一双温柔的眼睛。
“微末之徒,何足挂齿。”

“喂喂!不要这样卡人兴致啊谦老头!”听客们听得那叫一个如痴似醉,但是随着一声惊堂木响起,说书人已经折扇一开,招呼着小二来壶酒来一碟牛肉一碗米饭开吃了。
“都几时几刻了,还不让小老头我吃口饭了是吧?”说书人笑骂了一声,同时满堂的宾客也开始作鸟兽散,但是有不少人确实听饿了,也就在酒楼买了点儿吃食跟着吃了。
“那你什么时候接着讲啊?”
“等小老头吃食吃了,歇会儿就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