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终点的旅行

旅游有两个字,一个是“旅”,一个是“游”。
旅,在古文中有道路之意,也就是说,旅行就是走上一条路;“旅”有远行的人,离开家的人,这说明路通向的是远方;“旅”有同伴之意,说明旅行需要同伴;“旅”还有旅舍,说明旅行途中要有歇脚的地方。
今年我去了九寨沟,里面有很多人,老人,成人,小孩;领导,作家,职工,学生;这些人为什么会聚在那里,也许是欣赏美景,陪伴家人,寻找灵感。但我认为,因为旅游的意义,让人们奔向远离家乡的目的地。

旅游从来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我在旅游而不是我为旅游。 从踏上远行之路的那一刻开始, 旅游就开始了。我们从来不是在享受景区的时间,而是整个旅游,路上的时间,酒店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如果你只是为了目的地而旅游,当你达到目的的一瞬间,你会茫然,怅然若失。
所以我做旅游规划很少看攻略 , 大部分是算算时间,规划路线,订酒店,订门票。我会有两套方案,一套时间紧凑一些,一套松一些,以防出现意外,从而导致计划的错乱。所以计划不要过于详细,目的地不要多,或者说不要为了旅游,不要因为目的而旅游,过多的欲望只会让旅游失去意义。
我更喜欢随到而旅,顺路而游,沿着路寻找游玩的地方,这给了旅游一定的容错率,你不会因为意外耽误时间,大不了晚一点,慢一点。就像这次九寨之行,本是没考虑黄龙景区的,回去的路上住在景区旁,便游玩了黄龙景区。

这时候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天气和时间,这两者也紧密联系。天气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路的通畅与否,路被封了也就没办法走到目的地,尤其是像九寨沟这样在山上的景区。天气还有可能影响景点的观赏性,有些景区受天气影响大,例如西湖。天气又是最难掌握的,天气预报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所以说尽量避开不好的天气。要学会根据路上的情况来判断,不要盲目相信预报。
旅游的时间也很重要,因为不确定因素会导致时间的紧缩,所以说留一些空白时间很重要。游玩景区的时间一定要紧凑一点,不然很可能游不完,或者说错过一些美景。
对付这两位,随遇而安或许是最好的。无论什么情况发生,只要想走 到哪是哪,看到什么是什么。能遇见良辰美景,或碰到赏心乐事,或吃上美食佳肴;逛逛夜晚的小城,看看当地的美人。享受当下旅游的每一刻,才是最重要的。旅途的终点从来不是目的地, 而是心灵被触动而后归于平静的那一刻。

“游”在我的理解中,是思维的远游,游戏人间。看着路上的山,我就在想,山后面是什么;看见溪流,就在想溪流会流向哪儿。我会成为那一条溪,那一座,去探索我目光所不能及之处。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思维给予旅行以灵魂,赋予远游以意义。当你产生好奇之心,探索的欲望时,整个旅行便“活了”。你会思考诗和远方,你会思考人生意义,你会思
考自然和谐。在肉体出发之前,你的灵魂要触摸到远方。

我登上那高不可攀的雪山,我跨过那宽广的江流,走到海子的尽头。或许或许,我真的有一天,可以翻过那路边的山,逆流而上,去寻到另一片净土,看到从未看过的美景。
那旅游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去寻找心中的那一片天地,寻找来自灵魂深处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