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掌权时,努尔哈赤的军队为啥就是打不进来?

要说在明朝当中的太监谁最出名的话,那毫无疑问的是魏忠贤了。而很多人都觉得明朝的没落与魏忠贤有关,而事实上魏忠贤也的确是一个奸臣,借用皇帝给他的权势杀了很多的无辜之人让当时的官员都是对他恨之入骨。
但他也的确帮皇帝制约了朝堂之中的局势,处理了很多皇帝不好亲自处理的人,而且对皇帝的忠心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其实明朝灭亡这件事情也不能完全怪魏忠贤一个人,因为魏忠贤掌权时期,明朝其实一直都还能抵挡努尔哈赤的进攻,反而是在他死后的明朝却很快速的灭亡了,而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引发人们的深思?

难以制衡的局面
在古代想要当一个昏君是十分的简单,但是要当好一个皇帝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当一个昏君,什么都不用管就可以了。但是当一个好皇帝的话,就要能够掌控你手下的那些臣子好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而这其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除极少数的开国君王以及中兴之主大多数的皇帝其实是无法完全掌控朝堂之中的局势的。因为他们在臣子之中没有足够的威信,所以就只能通过臣子之间的互相制衡来维持朝堂局势的稳定。

但是有时候局势往往不是那么的容易控制,因为朝堂之上的世家官员大多都是以自身的利益为主,而这些官员之间又有着非常复杂的各种联姻关系,这使得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利益是一体的,而皇帝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所以皇帝一般都只能采用扶持一些寒门官员的办法来与他们对抗,但是这些官员在进入朝堂之后容易被他们同化。因此这时候大多数的皇帝会选择与自己同样有着姻亲关系的外戚来制衡朝堂之上的局面。

但是外戚同样有着外戚的问题,一个就是容易产生后宫干政的情况,另一个就是有时候外戚的权力过大容易打破朝堂的制衡威胁到皇权。比如说《甄嬛传》当中的华妃的哥哥年羹尧,他的身份就属于外戚。因此为了用他制衡朝堂当中的局面,皇帝对他就十分的看重。
但这就使得无论是他还是他的妹妹华妃都是目中无人对于皇帝产生了比那些臣子的困扰,使得皇帝只好削弱他们的权利。因为如果外戚的权力过于的大,就容易发生皇权被外戚所掌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