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试炼】微论述。讲个笑话:如果回到今年年初(笑)
如果回到今年年初。
首先我会懵逼,既视感满满的情况会迅速摧毁基于常识的认知系统,颞叶与海马之间链接会异常放电,因为信息处于异常读取状态,这种状况很快就会引发类似癫痫发作的症状,异常放电与递质的混乱会迅速波及枕叶,并直接刺激视觉与知觉的联合皮质,幻觉、闪回症状会出现。
我会在吃下第一口饭的时候就已经吃完了饭,准确的来讲,在物质层面上我只吃了一口饭,但在我的精神层面却已经吃完了,我表现出严重的认知障碍,在旁人看来绝对是已经疯了——一个吃一口就拿着餐盘倒掉出门还一脸吃饱了的疯子。
同时,由于记忆与经验的超前,我会表现的像个能预知未来的神棍,但这时我的意识却无法组织哪怕一次“成功”的预言行为,因为我仍然处于极度的混乱中,一个人的“自我”无法同时存在于两个时代,由于现实与认知的差异,我会察觉到微妙的异样感,但额叶却会调和整体的精神活动,为了不出现认知与意识以及各个方面的失调,额叶会把这种异样感巧妙的隐藏与消除掉。于是在自己欺骗自己的神经把戏下,我不可能认识到——“回到了今年年初”这一可能存在却不可能的体验事实。
在这个阶段里我失去正确读取现实环境并合理分析的自知力。
行为上表现会十分的异常,但生活、工作能力依旧保持,只不过会以非常吊诡的形式来完成这些行为活动。
但额叶的负荷存在界限,随着认知与现实的持续撕裂,我依然不会认识到“时间倒流”了,或者说会相信“时间倒流”了,但是请注意,是我会相信而不会认知到,这里面的区别很大,实际上——在这个时候我正是因为超(非)自然信念与妄想而真正的疯掉——也就是患上所谓的“精神分裂症”。
到了这个层面,撕裂的将不再是认知与现实体验,而是脑功能本身,并且随着脑功能的紊乱,其物质基础,包括多个神经回路、递质的分布、突触的生成与退化等等全部都会被重新布置。这时的大脑虽然还保有大脑的结构,但是其中的功能与预载的模块已几乎不按照人类的常模来运行了。
额叶功能与整体调和的失代偿将会将所有的记忆、感官、认知、思维、意志、情绪全部都以混乱交错的方式搭在一起,起初,可能只是部分功能的局限性紊乱,其后,就可能是一连串怪异行为的瓦解症候群。一般来讲,在该哭的时候笑是轻度症状,因为情绪模块依然还在被正确调用,只是导出的结论错误而已;而当撒尿时却笑就是重度症状了,这是情绪模块已经被异常调用的结果,更有甚者,其中的复杂逻辑会达到正常人类无法想象也推论不能的地步。
因此,总的来讲,我们又会发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所在,为什么“如果回到今年年初”是一个幻想话题?而不是实际?,是先因为幻想所以才不切实际?非也,是因为幻想与不切实际同时并在,当我们提起“幻想”时,不切实际就已经处于临在状态了,反之亦然。这其中并不存在着先后的因果关系,因为人类的大脑功能与精神结构本来就不支持“时间倒流”这一体验,这种体验是不存在于大脑的认知中的,而只存在与幻想与错觉中,前者产生于因果,后者在嫁接因果。
故而,谈论《如果回到年初》是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就算包裹再多的东西,都只能是YY而已,如果说YY有什么看的价值的话,那或许就是它搞不搞笑有没有消费价值了吧,又有谁不喜欢低俗消费文学呢(摊手),所以玩那些纯煽情谈空话的dd高中作文屑操作也是消费行为,只不过人家消费的是伦理纲常而已,如果把所有对象都拉到消费的对象中去的话,那么一切对象间的优劣对比就顿时失去尺杆,网络时代轻易就能做到了我们认为的尼采想做的事,但尼采又在网络信息时代之前,谁先谁后,谁影响谁,谁决定谁?。其实也是说不清的事情,更是无法去证实的事情。
时至今日,怀疑已经不需要躺下给实证让路了,它马上就要撞死自己了,我们甚至能在某些领域中看到那绽放的脑花。而站起的怀疑将会从更高的视角审视这一切,甚至审视躺下的自己,在观察的二重悖论中自杀。
如果回到今年年初,那绝对会疯掉——所以才说是“如果”啊。
如果知道“如果”的价值,那么这种幻想则构成了一种“我不在”的形而上自杀行为,幻想便导出了作者精神内部的“抹除自身在场”的升格欲望,这种心理活动实际上构成了“造神”的行为,在这种幻想中,作者实际上是在通过“现在的我死去,不在现在的我活过来”这种心理行为来让自己成为“有条件的神”。而现在,这个神降临在了作者的文章中,因此在这些作品中实在是很轻松的就能读出作者的理想,或者说作者的“超我”渴望。
反而言之,如果说这些光鲜亮丽的东西是作者理想与神格的偶像,那就绝对不是作者的自我所拥有的东西,因此越是美丽的幻想文章,其下就潜藏着一个越是肮脏与狂乱灵魂,地狱也莫过如是,在那些将理想与体面洋溢于文字此等死物的家伙的表面下,只会是连最良善与纯粹者看了都会化身成恶魔的龌蹉模样。
墓志铭写得越富丽堂皇,越是取悦于文字体制下的普世价值观。
卢梭对这一伟大抱有最大的恶意与敬意。
——可怎么不叫人害怕那下头埋着的邪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