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最特别的领导人:依靠政变上台,也因政变下台
在苏联的几位最高领导人中,有一位人物比较特殊,他的政治生涯中经历了三场政变,依靠着第一次政变上台,通过第二次政变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最后被第三次政变推翻,他的政治生命也就此终结。那么,这位与政变“结缘”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到底是谁呢?他又是如何对待这三场政变的呢?

一、第一次政变
此人就是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赫鲁晓夫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为一名钳工,后投身革命,长期在基层任职。30年代的时候,赫鲁晓夫的仕途一帆风顺,之后迅速得到了提升。1953年,斯大林病死,苏联高层进行了调整,马林科夫排名第一,贝利亚排名第二,至于赫鲁晓夫,他排名第五。
最初的时候,贝利亚作为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内务部长,实际上主持着各项工作,但他的统治只维持了一百多天,就被人推翻了。政变的策划者就是赫鲁晓夫,他先后争取到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等人的支持,然后在军队高级将领的帮助下,利用开会的机会,逮捕并处死了贝利亚。之后赫鲁晓夫排名第三,并且成为党的第一书记。

二、第二次政变
高层的斗争仍未停止,之后赫鲁晓夫又拉拢布尔加宁、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米高扬等人,利用1949年的列宁格勒案件,于1955年解除了马林科夫的职务,至此赫鲁晓夫终于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第二年,他在苏共二十大上做了秘密报告,引发了震动,对东欧的影响很大,出现了“波匈事件”。
与此同时,苏联国内也有一些人对赫鲁晓夫感到不满,比如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马林科夫、布尔加宁等人,他们联合了起来,组织了一场针对赫鲁晓夫的政变。当时,主席团以七票对四票通过了撤销赫鲁晓夫的职务的决议。但赫鲁晓夫在朱可夫的帮助下,击败了这些反对派,并撤销了这些人的职务,但没有开除出党,更没有杀人。

三、第三次政变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来到黑海附近的别墅休养,就在此时,苏共中央主席团举行了会议,决定对赫鲁晓夫进行“隔离”。然后,这些人内定选举勃列日涅夫为第一书记,对于这些事情,赫鲁晓夫还蒙在鼓里。不久,赫鲁晓夫发现自己被软禁了。10月14日,在米高扬的劝说下,赫鲁晓夫被迫签署“退休”的声明。
至此,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通过政变的方式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最终也因政变而下台。组织这场政变的是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以及谢列平。赫鲁晓夫成为“特殊养老金领取者”,他在之后的这段日子里,偷偷地完成了自己回忆录,并且在海外出版,一度引起了轰动。1971年9月,赫鲁晓夫病死,终年78岁。他未能葬入莫斯科红场,而是安葬于新圣母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