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姿丰拯救 AMD 写下硅谷传奇,现在她要夺走黄仁勋的“AI 皇冠”

AMD执行长苏姿丰(Lisa Su)创造出硅谷史上最伟大的转折点之一,这位被大家亲切称为“苏妈”的最强悍执行长,在10年内将濒临破产的AMD股价推升近30倍,而现在随着AI浪潮来袭,她准备与英伟达争夺AI皇冠。
时间拉回2014年,当现年53岁的苏姿丰接任AMD执行长时,这间芯片制造商正陷入困境,当时该公司解雇约1/4的员工,股价只在2美元上下徘徊。 AMD 前高层 Patrick Moorhead 回忆当时,坦言公司是“生不如死”。
想不到,英特尔后来因生产延后、苹果iPhone决定不使用该公司芯片,开始一路走跌,而苏姿丰瞄准对手的失误,凭借灵活的战术眼光,陆续与联想、SONY、Google和亚马逊签约,使这些公司光数据中心去年就为AMD带来60亿美元营收。
不过,在分享苏姿丰如何带领AMD起死回生,甚至超越头号竞争对手英特尔的故事之前,先来聊聊她的成长故事。
3 岁赴美,8 年攻读完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苏姿丰1969年出生在台湾省台南市,同年,AMD创办人Jerry Sanders创立了AMD。 苏姿丰 3 岁便随父母移民美国纽约,父亲苏春槐是统计学家、母亲罗淑雅为会计师,小时候比起洋娃娃,她更喜欢拆解玩具。
苏姿丰高中直升纽约市区的布朗克斯科学高中(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这是全美国最顶尖的高中之一。 17 岁的她就被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机工程系录取,24岁便获得麻省理工电机博士学位,8 年内获得电机工程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
当时负责MIT纳米结构实验室的Hank Smith表示,对于一个如此有技术天赋的人来说,苏姿丰也善于与人打交道,当同学间意见分歧时,她会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 听到这一描述,苏姿丰笑称“这是跟 MIT 其他人相比,我认为没有人会说我外向,但沟通是我工作的重要部分”。
苏姿丰整个职涯都在炸毁正常模式
毕业后,年仅24岁的苏姿丰进入德州仪器、IBM、Freescale等大厂,1995年她担任IBM研究员,帮忙设计芯片,并透过使用带有铜电路、而非传统铝的半导体,使运作速度提升20%,令高层看见她的才能; 1999 年、在铜技术推出一年后,时任 IBM 执行长的 Lou Gerstner 将苏姿丰选为技术助理,回忆当时他表示“事实证明,苏姿丰是我遇过最杰出的员工之一,她不遵循正常的模式,她整个职涯都在『炸毁』它们”。
在 Lou Gerstner 近 9 年的领导下,原本停滞不前的 IBM 市值成长 6 倍,让苏姿丰近距离了解到企业转型的过程,透过公司规模、创造致力于客户的文化,都是点燃公司复兴的契机。
到了2012年,苏姿丰加入AMD担任资深副总裁、总经理,2014年接任总裁暨执行长,此时的AMD可说是濒临破产,即使已经将制造部门分拆成独立制造厂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仍不敌英特尔,近乎停摆10年。
拯救近乎停摆的 AMD,写下传奇的硅谷篇章
苏姿丰刚接手时,她飞到比佛利山庄,亲自邀请AMD创办人Sanders向她的团队喊话,但他拒绝了,并告诉苏姿丰,“现在这不是我的团队,是你的团队”,一旦公司达到两年的盈利能力,他就会去拜访。 有趣的是,恰逢AMD成立50周年时,Sanders真的兑现了这个承诺。
2014年苏姿丰晋升AMD总裁暨执行长,当时的AMD无法准时完成产品交货、英特尔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英伟达、高通和三星瓜分新的智能手机业务,当时的AMD技术没有任何竞争力。 当时分析师甚至表示这间公司无法投资,且负债22亿美元。
在接任执行长的第二天,苏姿丰走上台、对着麦克风向所有士气低落的 AMD 员工传达一个信息:「我相信我们能打造出最好的产品」。
这句口号,成为拯救 AMD 三大步骤中的首要条件:创造出色的产品、加深客户信任、简化公司。 苏姿丰认为,“三件事,只是为了保持简单,如果是 5 个或 10 个,那就很难了”。
于是,她要工程师将注意力集中在打败英特尔芯片,虽然这需要数年才能绘制出可行的最终蓝图,即使AMD在服务器市场的占比不断下滑,甚至降到0.5%,但研究人员仍在实验室工作。 苏姿丰表示,“当时公司经营不善,但天哪! 他们正在从事业内最令人兴奋的设计,工程师也受到产品激励,我喜欢把这件事放在首位和中心”。
之后,她决定优先推出新芯片架构Zen,这在2017年获得回报,同时也向业界发出AMD已经转危为安的讯号。 到了2020年,第三代Zen支持AMD所有处理器,速度方面也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
接着,苏姿丰开始上路,大力推销这些芯片给原本对AMD芯片失去信任的数据中心客户,即使在AMD没有芯片可卖的时候,她也会花好几年时间来建立关系。 惠普企业执行长 Antonio Neri 表示,有次德州遇到冰风暴,苏姿丰还开车 4 个多小时见他,他当时已经对 AMD 前一代产品相当失望,但苏姿丰展示了「需要做的事」的信念。
另一个重要策略是与科技巨头达成新交易,因为它们需要大量 CPU 来应付爆炸性成长的云业务。 Google Cloud 首席执行官Thomas Kurian回忆,但在他加入前,AMD不是Google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根本不是,但现在英伟达、英特尔和AMD成为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这是苏姿丰的功劳。
AI 时代来临,苏姿丰与黄仁勋抢夺 AI 皇冠
随着 AI 时代来临,对于机器学习背后的芯片需求不断暴增,目前苏姿丰也面临一个艰难的挑战,那就是「AMD 能否生产出足够强大的芯片,打破英伟达(Nvidia)对处理器近乎垄断的局面,从而撑起即将到来的生成性 AI浪潮?」
Forrester 分析师 Glenn O'Donnell 表示,“AI 等于英伟达,这点已经根深蒂固。 AMD必须真正加强其游戏业务,来克服这一问题”。 不过另一位Bernstein分析师Stacy Rasgon认为,投资人现在关注AMD,是想要平价版的英伟达,也许市场大到AMD不需要有竞争力。
但无论如何,苏姿丰都强调「如果你放眼 5 年,你将在 AMD 每一个产品中看到 AI 人工智能,它将成为最大的成长动力」。 在她的领导下,AMD研发支出增加近四倍,达到50亿美元,几乎与她接手AMD时的全部营收相当。
随着英伟达推出以AI为中心的H100,AMD则以MI300应战,这款新芯片预计Q4开始出货。 同时,AMD去年以488亿美元收购赛灵思,成为营收成长的重要引擎,今年更成为公司抵抗市场逆风的利器。
除了英伟达,AMD 也面临客户开始自己研发芯片的威胁,但无论如何,AMD 现在都处于很好的位置,足以在 AI 市场上一展身手。 苏姿丰认为,要确保 AMD 历久不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必须证明 AMD 是间好公司,我想我们已经做到了。 这再次证明,你是出色的、对世界具有持久的贡献,这些对我都是有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