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530-2022 英文版 氧化铝厂工艺设计标准
GB/T 50530-2022 英文版 氧化铝厂工艺设计标准
GB/T 50530-2022 英文版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9年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938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和国际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原料、辅料与燃料,原料和燃料贮运与铝土矿破碎,石灰烧制与石灰乳制备,料浆制备,预脱硅与溶出,熟料烧成与破碎,熟料溶出,赤泥分离洗涤与压滤,控制过滤与精液降温,烧结法粗液脱硅,铝酸钠溶液分解,氢氧化铝分离洗涤与贮存,母液蒸发与碱液调配清洗设施,氢氧化铝焙烧及产品包装与堆存。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1.修订了适用范围,增加了适用于三水铝石型及混合型铝土矿的规定;
2.调整了术语;
3.增加了对氧化铝生产辅料、拜耳法赤泥过滤、絮凝剂制备赤泥外排、赤泥压滤、精液降温、种子过滤、液碱卸车贮运与固碱化碱、碱洗站、热水站、酸洗站等的设计要求;
4.取消了铝土矿选矿的内容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1总则
1.0.1为统一氧化铝厂工艺设计技术要求,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设计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以一水硬铝石型、三水铝石型和混合型铝土矿为原料,生产冶金级氧化铝的氧化铝厂工艺设计。
1.0.3氧化铝厂工艺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alumina具有多种不同晶型的铝的稳定氧化物、分子式为AlO。
2.0.2氢氧化铝aluminium hydroxide由铝酸钠溶液分解析出的结品物质分子式为A1(OH)。
2.0.3冶金级氧化铝smelter grade alumina熔盐电解法生产金属铝所用的氧化铝。
3基本规定
3.0.1氧化铝厂的整体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方案:
2扩建和改建设计应利用原有生产设施、公用设施和生活设施,并应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3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循环经济评价铝行业》GB/T 33858的有关规定3.0.2氧化铝厂的产品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氧化铝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氧化铝》GB/T 24487及《冶金级氧化铝》YS/T 803的有关规定氢氧化铝产品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氢氧化铝》GB/T 4294的有关规定;氧化铝氧化铝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可根据实际需要或用户要求确定;
4原料、辅料与燃料
4.1.1铝土矿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土矿石》GB/T 24483的有关规定,铝土矿进厂粒度不宜大于150m,球磨机或棒磨机进料粒度不宜大于15mm,辊磨机进料粒度不宜大于45mm。4.1.2石灰石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冶金用石灰石》YB/T 5279的有关规定,宜采用普通石灰石。4.1.3纯碱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碳酸钠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业碳酸钠》GB 210.1的有关规定,宜采用I类合格品。
4.1原料
5原料和燃料贮运与铝土矿破碎
5.1卸车设施
5.1.1使用国家路网或铁路专用线运输时车设备的生产能力应根据运输作业条件确定。
5.1.2卸车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置铁路专用线时,可采用自卸车;
2最终生产规模大于800kt/a时,可采用翻车机链斗卸车机或螺旋卸车机。
5.1.3卸车设备的生产能力、作业班次和作业时间宜符合表5.1.3的规定。
6石灰烧制与石灰乳制备
6.1烧制
I立窑烧制石灰
6.1.1二氧化碳气体和石灰需要同时供应时,立窑生产能力应根据需要量大者确定。立窑的数量不应少于2台6.1.2石灰石、焦炭或煤的进料粒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石灰石粒度宜为40mm~100mm,最大粒度与最小粒度之比宜小于2.2,石灰石进人立密前宜设置筛分装置;
2以焦炭为燃料时,粒度宜为25mm~40mm;
7料浆制备
7.1料浆磨制
7.1.1采用拜耳法生产时,磨机的生产能力应根据溶出机组的最大生产能力确定;采用烧结法生产时,磨机的生产能力应根据熟料窑的最大生产能力确定。
7.1.2采用拜耳法生产时,料浆磨制可采用格子型或溢流型球磨机配水力旋流器一段闭路磨矿流程,或采用一段棒磨机开路、二段球磨机配水力旋流器闭路的两段磨矿流程,也可采用一段辊磨机开路、二段球磨机配水力旋流器闭路的两段磨矿流程,并应设置筛分装置;铝土矿附着水含量大于5%时,不宜采用银磨机流程7.1.3采用烧结法生产时,生料浆磨制工序宜采用管磨机加筛子的开路磨矿流程。
8预脱硅与溶出
8.1预脱硅
8.1.1预脱硅工序设置及工艺技术条件,应根据铝土矿性质和加工试验结果确定。
8.1.2预脱硅应采用常压连续作业;预脱硅槽宜采用露天阶梯式配置方式。槽间过料宜采用自流输送方式,也可采用压缩空气辅助提料方式;槽间过料装置可采用封闭溜槽或溜管。预脱硅末槽后应设置缓冲槽和返料泵;预脱硅工序宜设置返砂泵
9熟料烧成与破碎
9.1煤粉制备
9.1.1煤粉磨的生产能力应为熟料窑设计耗煤总量的1.15倍~
1.20倍。
9.1.2供煤系统的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熟料窑的数量不多于3台时,可采用单路输送设备;熟料1窑熟料多于3台时,宜采用双路输送设备;
2煤粉输送应采取密闭措施。
9.1.3煤粉磨系统的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0熟料溶出
10.0.1熟料溶出采用低碳钠溶出工艺时,熟料溶出过程中可不额外添加碳酸钠。
10.0.2采用烧结法生产时,熟料溶出可采用一段磨料或两段磨料的溶出流程;采用联合法生产时熟料溶出可采用一段磨料溶出流程,也可采用一段简形溶出器,段球磨机的两段磨料溶出流程,还可均采用球磨机的两段磨料溶出流程10.0.3一段磨料或两段磨料的熟料溶出设备宜采用溢流型球磨机,可设置高堰式单螺旋分级机或旋流器组,并应设置备用磨机。10.0.4溶出磨的生产能力应根据实际生产数据或试验结果经计算确定。
11赤泥分离洗涤与压滤
11.1泥分离与洗涤
11.1.1赤泥浆液宜添加絮凝剂辅助液固分离作业,工艺流程应根据沉降槽最大进料固体含量能满足赤泥沉降作业条件的要求确定。
11.1.2赤泥洗涤宜采用多次逆流洗涤流程,外排至堆场堆存的赤泥附液中苛性氧化钠的含量,每吨干赤泥中不应大于5kg。
11.1.3采用拜耳法和联合法生产时,拜耳法赤泥沉降分离与洗涤设备宜采用深锥沉降槽或单层平底沉降槽。
12控制过滤与精液降温
12.1控制过滤
过滤设备应采用立式加压叶滤机,并应设置备用叶滤机。12.1.112.1.2饲料槽和饲料泵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饲料泵与叶滤机采用一对一配置方式时,叶滤机进料管上宜设置缓冲吸能装置,不宜设置备用饲料泵;
2饲料泵与叶滤机采用多对多配置方式时,叶滤机进料管上可不设置缓冲吸能装置,宜设置备用饲料泵;
3饲料泵扬程应根据叶滤机进料末期的工作压力计算管道阻力后确定,并应采用变频调速调节方式。
13烧结法粗液脱硅
13.1粗液脱硅
13.1.1粗液脱硅流程应根据氧化铝产品质量对精液硅量指数的
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精液硅量指数为250~300时可采用添加硅渣晶种的常压脱硅流程,也可采用添加硅渣晶种先常压脱硅后加压脱硅流程;2精液硅量指数为400一500时,可采用添加硅渣晶种先常压脱硅后加压脱硅流程,
3精液硅量指数为600~700时,可采用添加硅渣晶种常压脱硅、一次加压脱硅、一次钠硅渣沉降分离、沉降槽溢流添加石灰乳或其他添加剂的工次脱硅流程;
14铝酸钠溶液分解
14.1.1种子分解的生产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4.1种子分解
1采用拜耳法生产时,应根据溶出机组的生产能力确定;2采用烧结法生产时,应根据粗液脱硅对种分母液的需要确定;熟料溶出需要添加种分母液时,应根据熟料溶出对种分母液的需要确定;
15氢氧化铝分离洗涤与贮存
15.1氯氧化铝分离与洗涤
15.1.1水力旋流器可布置在种子分解工序的种分槽槽顶,也可临近氢氧化铝产品过滤机布置。
15.1.2氢氧化铝产品的分离与洗涤设备应采用转台真空过滤机15.1.3真空泵形式宜采用水环式,并应设置备用真空泵;在真空泵的进气口前端应设置气液分离器
15.1.4转台真空过滤机的卸料反吹风宜采用离心鼓风机或罗茨鼓风机,并宜临近用风点布置。
16母液蒸发与碱液调配
16.1液蒸发
16.1.1蒸发装置的生产能力应根据生产规模、物料平衡计算的蒸发水量、溶出机组与熟料溶出磨及蒸发机组的运转率、所在地的降雨量与蒸发量气象条件等确定。16.12母液蒸发宜采用多效蒸发流程,种分母液蒸发效数不宜少于6效,碳分母液蒸发效数不宜少于4效。16.1.3蒸发器形式宜采用降膜蒸发器,管式降膜蒸发器可采用分体式结构,板式降膜蒸发器不宜用于多效蒸发装置的高温段,析盐效宜采用强制循环慕发器
17清洗设施
17.1碱洗站
17.1.1氧化铝厂应设置碱洗站。种分槽,板式换热器、立式加压叶滤机、圆盘真空过滤机、转台真空过滤机、水力旋流器,以及赤泥洗液管及氢氧化铝料浆管道等易结疤的设备和管道,应设计碱洗流程。
17.1.2碱洗设施应配置碱液槽、碱液加热器和碱液泵等,碱液加
热器宜采用套管换热器。
17.1.3碱液槽应设置排汽筒。
18氢氧化铝焙烧及产品包装与堆存
18.1氢氧化铝焙烧
18.1.1焙烧设备宜采用流态化焙烧炉
18.1.2焙烧设备宜采用露天配置方式,宜设置客货两用电梯18.1.3氢氧化铝喂料仓的有效赠量不应少于焙烧炉满负荷生产时30min的用量。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 50046
《烟卤工程技术标准》GB/T 50051
公开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
《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GB 50431
《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GB 50515
《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 50544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622
《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630
《有色金属冶炼厅电力设计规范》GB 50673
《有色金属冶炼厂收尘设计规范》GB 50753
《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 50863
《有色金属冶炼厂自控设计规范》GB 50891
《有色金属冶炼厂节能设计规范》GB 50919
《干法赤泥堆场设计规范》GB 50986
《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规范》GB 50988
《有色金属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规范》GB 51055
《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GB/T 51082
《有色金属工程设备基础技术规范》GB 51084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1108
《有色金属工业余热利用设计标准》GB/T 51413
《标准轨距铁路限界第2部分:建筑限界》GB 1462
《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50.1
《工业用氧氧化钠》GB/T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