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丧之处是平静【影评】

极端常常是不好的词。因为它的后果往往是人们可以预见的。
而因为对极端的讨厌,所以我们很容易陷入糨糊般的中间地带,这样做的效果很即时,也很有效——我们看不到清晰的结果,于是也无法怪责在谁身上。
而颓丧、颓废一类的词,有时候就是如此被背上骂名。因为它导致的结果清晰可见,身处其中的人们看起来是无可救药的。
但身处高度竞争的时代之中,只能间歇停下来喘口气的人们,却可以从这样的颓丧中获得许多安慰。这或许是创作者自己并没有想到的。
也是普罗大众没有想到的。
颓丧之处反而有平静产生。
我在电影开头的弹幕里看到了一句这样的话:
看过原著,不太适合大部分年轻人看,但倘若你内心冰冷,它可以给你的心带来些许温暖。
说这句话的人可能并没有想到,在某个未知的年份过后,年轻人却开始觉得世间只有“内卷”与“躺平”两条路可走。于是如此作想的他们,会从这样的一部电影中获得温暖。
因为能见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因为会明白即使是那种颓丧的日子,也有笑声和爱存在。
于是人就可以获得平静。
在某种意义上,这就叫做对冲吧。当内部的竞争愈发激烈的时候,原本备受嘲笑的第欧根尼就会出来晒太阳。而被推动着不断往前走的人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不是因为他周身起落的阳光碎屑,而是因为那种自由的时光如今已经价值飙涨。
人们在集体投向一个极端的时候,另一个极端的价值就会飞快上升。
这是理所当然之事。
虽然这部电影本身并没有传达这样的价值,它也没有想呼吁什么犬儒学派的理念。它只是在展示人世间的另一些可能性:即使在各种烂到透顶的人生开局的情况,人依旧可以努力生活。
而不必像个机器一般,遇上悲惨的事情就一定要哭天喊地,遇上糟糕的家庭就一定要自我沉沦。
即使是谁都没有按照自己所期待的那般来爱自己,自己也要用尽一切方法去爱别人。

这便是整部电影中最凌厉的决意。也是为什么整部电影的基调都是颓丧的,却能让人温暖的原因。
当周边的所有人都觉得,遭遇过悲惨经历的你,没有得到过爱的你,理所应当过得愤世嫉俗的时候,你站出来拒绝掉这所有的“应该”,自己决定了自己要过上幸福的人生,自己决定了自己要去爱别人。
那么,你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用紫罗兰永恒花园里的话来说就是:
这是复仇。
我只能这样勉强活着,本来这个孩子也会同样不幸。但是,我偏要让她获得幸福。一无所有的我,要让她获得选择未来的权利。

多田之所以要开这样一家便利屋,骨子里也是存着这样一种反抗的想法。
既然命运对我那么残忍,那么我偏不要如它所愿。我反而要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让别人获得幸福。
这也是他的反抗。
虽然在这份反抗的表面之上,是又破又烂的住所,两个颓废邋遢的中年男人,和没了防风玻璃的货车。

但是,正如小由良说得那样:

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