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宋﹞

2022-12-12 12:53 作者:关东里的琴声  | 我要投稿
{"ops":[{"insert":"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n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n译文: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一树报春的红梅点缀其间,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皎洁,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装的美人,上天可能也对梅花有所偏爱,所以让月色皎洁清澈,玲珑剔透,让我们举起金盏畅饮,一道来欣赏这月色里的梅花吧。请不要推辞酒量不胜。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n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词。上阙写寒梅初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阙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写梅即写人,赏梅亦自赏。全词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由月光、洒樽、织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空灵优美的图画,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刻画梅花形象,赞颂梅花超尘绝俗的洁美素质和不畏霜雪、秀拨独立的坚强品格。\n 上片写寒梅初放。何逊«扬州早报»:”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街霜当露发,吹雪凝寒开。”梅花,她开于冬春之交,最能惊醒人们的时间意识,使人们萌生新的希望,所以被人认为是报春之花,因为梅花斗雪迎寒而开,诗人咏梅,又总以冰雪作为空间背景,庾信«咏梅花»诗:常年腈月半,己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这里,”琼枝”就指覆雪悬冰的梅枝。半放的寒梅点缀着它,愈显得光明润泽。词人接着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形容,将开未开的梅花轻盈娇美。用玉人浴出形容梅花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即物即人,没梅己和人融成了一片。\n 词的下片写月下赏梅。”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两句,写出了赏梅的时间,表达了对梅花和月色的喜爱之情,作者认为大自然也是偏爱梅花的,让澄澈皎洁的月光来陪衬梅花。在溶溶月色映照下,梅花更有一番神韵。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更是美不胜收。\n ”共赏金樽沈绿蚁,莫辞醉”。值此花好月圆的良宵,精心准备,”金樽”和”绿蚁”,来个一醉方休。词人李清照的词作中,凡写记游赏花之作的,每每都要写酒醉、花美,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愉快的心情,倒也别致有趣,词中绿蚁指的是酒面的浮沫。«历代诗话»引«古隽考略»:”绿蚁,酒之美者,泛泛有浮花,其色绿。”读到此句时,常常会让人想起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衣小火炉”,”知己相伴,围炉饮酒,是人生一大乐事。\n 结尾一句此花不与群,花比词人把寒梅的行神美和自己的心灵美、感情美融为一体,赞美了梅花高洁的品格。百花凋零的冬天,梅花迎着风雪依然怒放,”一树独先天下春”,它传递着春的消息,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人们喜爱梅花,高洁坚强的品格,喜爱她不畏严寒,立志奋发的精神。\n 这首词,银色的月光,金色的洒楢,淡绿的洒,晶莹的梅织成一幅画,写的如梦如幻、空灵优美。与前人的咏梅词相比,此词艺术上有所创新,词人抓住了一寒梅主要特征,用比喻、拟人、想象等多种手法,从正面刻画了梅花形象,在对寒梅作出了总体勾勒之后,又以生化妙笔点染形家美和神态美。同时,此时做到了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n创作背景:据山西古籍出版社的«李清照集»所附李清照年谱,本首词是李清照18岁所作,即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n 李清照\n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诗篇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己散失,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出处——古文岛\n \n"}]}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