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孙悟空的各个原型

2023-06-24 08:43 作者:还是不出来  | 我要投稿

  来源一,中国猿猴精话本。首次出现“齐天大圣”这一词的故事,就是南宋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这里的齐天大圣作者介绍道:  “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小妹便是泗洲圣母”  其中“泗洲圣母”便是无支祁,但此时的齐天大圣并不是孙悟空,无支祁的设定也和孙悟空的设定没有太多相似。  还有南宋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曾今偷吃过蟠桃:  “猴行者曰:‘我因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这便是孙悟空偷吃蟠桃的雏形。  来源二,杂剧。到此时,《西游记元杂剧》诞生,其中介绍悟空道:  “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六合乾坤混扰,七冥北斗难分,八方世界有谁尊,九天难捕我,十万总魔君。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枝祗圣母,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喜时攀藤揽葛,怒时搅海翻江。金鼎国女子我为妻,玉皇殿琼浆咱得饮。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这是孙悟空大战十万天兵天将原型。  接着来说和悟空身世有关的来源,元杂剧《龙济山野猿听经》,直接来看简介:那位自称叫袁逊的秀士,正是修炼成人形的“千载玄猿”,亦称作道妙灵仙,他神通广大,仙猿为了求仙悟道,除却六道轮迴,先变为樵夫,后变成秀士,往龙济山听修公禅师讲经,终于大彻大悟,“坐化行者”,“归空去了”,经圣僧罗汉接引,步步踏金莲,赴西方雷音“成真证果”。以上简介来自文章《西游记与古代戏曲》  从简介可以看出,孙悟空访仙求道的原型应该是来自这里。顺带一提,这里的仙猿曾偷饮过琼酒,偷摘过瑞草,大闹过蟠桃。  还有明初《二郎神锁齐天大圣》,这部杂剧,总而言之就是小圣施威降大圣的原型。  来源三,石磐陀,这个没什么好说,就是错把“胡僧”传成“猢狲”这一词,而且敦煌莫高窟的石磐陀形象多为猴子形象,他一定是孙行者的原型。  来源四,福建民间信仰。其实早在北宋时期,福建就已经有了齐天大圣信仰,而其发源地,就是福州的“齐天府屏山祖殿”,祖殿始建于北宋时期976年,供奉的是猴神,一开始并不叫“齐天府屏山祖殿”,但这不是重点,祖殿在北宋时期1033年,已有十座廨院,正是这一年,祖殿改庙号为“齐天府屏山祖殿”,又赐封“齐天府如意合心堂”庙号为“齐天府屏山祖殿第一廨院如意合心堂”,并配赐“驻镇屏山齐天大圣印”诰印一枚。其实“齐天府”这一词在西游记中出现过,正是孙悟空被封齐天大圣时办公的地方。顺带一提,齐天府屏山祖殿里也有其他的猴神,比如丹霞大圣,由此可见,丹霞大圣不过是猴神信仰的分支,并不是孙悟空原型。

驻镇屏山齐天大圣印  前文提到了“通天大圣”,这也是福建的猴神信仰分支,具体我不过多叙述,总之也是在北宋时期的。

孙悟空的各个原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