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抢跑布局元宇宙赛道!加码支持未来产业发展

近日,在元宇宙概念大热的背景下,成都、济南、武汉等地均有新动作。成都印发了首个“元宇宙”政策文件,提出到2025年,成都元宇宙产业体系初具雏形,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此外,济南也发布了《济南市促进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济南要在生产制造、智慧城市、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领域开发一批全国领先的元宇宙应用场景,打造30个以上元宇宙创新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武汉成立元宇宙研究院,打造百亿“三体”产业链,聚力建设全国科幻创新高地。
成都印发首个“元宇宙”政策文件,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
2022年12月28日,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成都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 年)》。

这份《行动方案》是成都首个聚焦元宇宙的政策文件。方案提出,到2025年,成都元宇宙产业体系初具雏形,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构建起完整的成都元宇宙产业链,研究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引进培育一批优质企业、融合打造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开发储备一批城市IP,对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治理形成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元宇宙以虚促实、以虚治实的价值实现,提升实体经济生产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济南市印发《促进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打造30个试点示范项目
2022年12月27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促进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提出到2025年,将培育100家以上元宇宙企业,建设一批元宇宙产业集聚区,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新动力。在生产制造、智慧城市、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领域开发一批全国领先的元宇宙应用场景,打造30个以上元宇宙创新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此外,济南还将打造一批创新中心、应用技术支撑平台、内容集成开发平台等元宇宙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全国领先的元宇宙算力和网络基础设施,培育一批元宇宙产业人才。
武汉成立元宇宙研究院,聚力打造全国科幻创新高地,担当元宇宙产业发展“领舞者”
武汉市积极抢抓元宇宙产业机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成立光谷元宇宙研究院,将成为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平台。


光谷元宇宙研究院旨在深入基础研究,寻找应用场景,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等方面重点发力,未来,重点围绕元宇宙最新研究成果展开多形式、多角度、高规格的交流和对话,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共同助推产业及数字经济发展,开启全球元宇宙崭新里程碑,并积极开展行业内的招商引资、项目复制推广等多方面的工作。
在此之前,浙江、河南、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发布支持元宇宙产业的政策文件,并提出了元宇宙产业园建设规划,元宇宙产业投融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元宇宙”不仅频繁出现在全国多地的产业发展规划中,还在近期各地陆续开展的“两会”中成为热词
1月10日、11日,合肥、武汉相继召开人大会议,同时把元宇宙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1月11日合肥市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合肥将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瞄准元宇宙、超导技术、精准医疗等前沿领域,打造一批领航企业、尖端技术、高端产品,用未来产业赢得城市未来。
武汉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壮大数字产业,推动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与实体经济融合,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地方政府接连的积极表态也体现了其对前沿领域的重视程度。
竞逐元宇宙赛道,将给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而元宇宙的有序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支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曾于2021年12月在文章《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生活》中表示,要理性看待元宇宙带来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对社会的影响,不低估5-10年的机会,也不高估1-2年的演进变化。

在政策带动、资本助推下,为元宇宙发展提供培育土壤,加速元宇宙应用场景的搭建,扶持相关产业落地,元宇宙标准规范与监管体系的空白也有望得到补充,并带动VR、AR、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而切实赋能实体经济全面升级,让各行各业都能找到“第二条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