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争与和平》前两册读后感

2023-06-30 12:57 作者:乐之友之  | 我要投稿

《战争与和平》一共四册,我目前看了将近两册,基本上该出来的人物都已经出来,已经出来的人物有一部分已经重点写了不少,还将被重点写,还有一部分没重点写的我估计后面也会写到。 这里边有年轻勇敢稍嫌天真缺乏锻炼的尼古拉,二十出头,骑兵,刚上战场。 有一心建功立业缺乏机会施展的中年公爵安德烈,三十出头了,应该就是男主角了,如果一定需要一个的话。安德烈,就像他司令老爸所说不为裙钗所绊上战场,结果被拿破仑打败,回家老婆死了,留下一个小娃,伤心之下就隐居,后来又碰到娜塔莎,十六岁,应该是女主,如果一定需要一个的话,又开始所谓生活。 有肥胖的皮埃尔,有钱中年人,却加入了共济会,因为他老婆给他带绿帽,他要寻找解脱。活脱脱正能量版的卡列宁。 有一心往上爬的青年保里斯,和尼古拉、安德烈靠实力不同,他属于善于钻营利用机会的人,因为他家境差了点,老妈到处求人给他找机会,他知道机会不易,没有尼古拉的青涩,也没有安德烈的清高。 这四位都属于贵族里边想做点事的年轻人。也有不做事的人,华西里。 除了贵族,还有带点流氓气的军官肖洛霍夫。 法军和沙俄干仗,激起了他们的干劲,一缔结和平条约,又松劲迷茫。后面的情节可以想象,随着拿破仑占领莫斯科,他们这一伙人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爱国主义精神,当然华西里应该会除外吧。 我这么大致一说,《战争与和平》的大致框架也就出来了,法国与沙俄之间的战争不是一架就打完,先打后停再打再停,好几年。最后是沙俄胜利。 基本上,就思想内涵上来说,这本小说就是弘扬贵族青年勇气和忠君、爱国的主旋律小说,写于沙皇俄国扩张高峰期。大家都知道,那大概十九世纪中期,当时俄国都占了晚清不少地方,再加中亚,版图十分庞大,两千多万平方公里。托尔斯泰年轻时当过兵,写军事题材也挺顺手。 所以说,虽然场面真实,跨度大,结构巧,人物多,但是具体内涵比不了《安娜.卡列宁娜》,就像托尔斯泰晚年自己说的,《战争与和平》不过是贵族老爷们的精巧游戏。大意如此。 人物命运,随着战争进展,也将慢慢展现出来。持续关注! PS,托尔斯泰自己就是沙皇贵族老爷,虽然是属于改良一类,但是毕竟是保皇一派,不是革命共和一派,也就是说托尔斯泰这个大作家是不反封建帝制的,整个十九世纪沙皇俄国都没有倒台。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同时期的法国作家,有名的如雨果,那就是共和派了,反对帝制。就革命性来说,法国人还是走在前面。

《战争与和平》前两册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