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是咋变化的?

女性每个月都要经历月经,月经周期是21天到30左右。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变化还伴随着子宫内膜不断变化的一个过程,随着月经周期子宫内膜从薄变厚、然后萎缩脱落不断循环。
上一次月经出血排干净之后的第一天,就进入了下次月经周期中的卵泡期,这段时间大约持续14天左右,卵子在卵巢中不断发育成熟,子宫内膜在经历过月经来潮后也开始进行修复、增厚,为排卵做准备。
之后,月经周期进入排卵期,一般持续1~2天,排出1个卵子,这个阶段是受孕的最佳时间。如果顺利形成受精卵,子宫内膜将停止增厚,并且让受精卵可以顺利的在子宫内膜上着床,开始生长、发育,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下次月经,此时的子宫内膜厚度一般可达到10~15毫米左右。
如果没有顺利怀孕,子宫内膜会继续增厚,大约7~8天左右,此时雌激素会达到顶峰并开始下降,内膜由于没有足够的雌激素支撑,无法继续增厚。随着雌激素的不断下降,内膜开始萎缩、脱落、出血,也就是进入了“月经期”,月经血经过阴道排出体外。
一个正常完整的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变化大概是这样。如果女性月经不规律的话,就会导致子宫内膜过薄、或者过厚,当发现月经不调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造成生育问题。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根据自己规律的月经周期,可大致计算出排卵期,在排卵期同房可增加怀孕几率。
注:本文为健康科普文章,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因查阅文献有限,表达难免出现差错,欢迎同道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