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研究取得突破,三种爆发或将统一, 太阳活动无所畏惧
太阳上的“缺失环节”爆发能够揭示太阳长期之谜

关于太阳爆发“缺失环节”的新研究有望揭示所有太阳爆发的机制。这一模型展示了一种隐藏的日冕物质抛射。(图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ARMS/Joy Ng)
一场极大的太阳爆发有利于研究人员揭示其成因和未来预测方法。太阳和日球层探测器(SOHO)用于观测明显的太阳爆发,由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共同制造。据NASA在一报告中所言,早在2016年3月,研究人员使用NASA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台(SDO)和SOHO找到了三类太阳爆发的特征。这三类太阳爆发通常单独发生,但唯独这次同时爆发。由于本次同时发生了多种类型事件,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调查后认为,这一奇特现象可揭示各种太阳爆发的形成原因。

“这一事件就是缺失环节,借此我们能综合全面地观察各种爆发类型的方方面面,” 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的主编Emily Mason在同一报告中说,“并能充分肯定这些爆发的机制相同,只是规模不同而已。”
在太阳上存在典型的三种爆发类型:喷流(Jet)、日冕物质抛射(CME)和局部喷发(Partial Eruption)。喷流和日冕物质抛射具有爆发性的特点,并向太空中释放粒子和能量。前者弹出由太阳物质组成的细小粒子束,后者会产生大量物质泡,并在太阳磁场作用下喷射出来。而局部喷发虽源自太阳表面,但不会最终喷向太空,其中的物质最终将落回太阳。

根据报告,在2016年3月爆发期间,研究人员观测到炽热的物质从太阳表面磁场活跃区喷射出来。这一喷射规模很大,不能被认定为喷流,但不足以大至冠以日冕物质抛射的称号。在爆发之后不久,经过冷却的物质在表面同一位置炸开,最终落回太阳。此事件似乎囊括三种太阳爆发的特征,所以研究人员认为这三种爆发是基于同一机制形成的。因此,找到此事件背后的机制,就能解释太阳爆发的根源。

这也是为什么研究人员将此事件称为“罗塞塔石”爆发,因为罗塞塔石是一件写有古埃及和古希腊象形文字的手工艺品,能帮助学者们最终破译象形文字。
在观测完爆发之后,研究人员继续展开对爆发以及其他类似现象的研究,并通过模拟爆发这一过程,分析背后的机制和引发原理。对地球上的人而言,这尤为重要,因为日冕物质抛射会释放大量带电的微粒,扰乱地球上的基础设施网,甚至威胁宇航员和航天科技的安全。所以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弄清太阳爆发背后的机制更好地作出预测并减少损失。

相关知识
太阳位于太阳系中心,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等离子体球,借助核心的核聚变反应加热至炽热状态,并以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形式辐射出能量。对地球上的生命而言,太阳是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每年1月离太阳最近(称为近日点),7月最远(称为远日点),平均距离是1.496亿公里(天文学上称这个距离为1天文单位)[27]。以平均距离算,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需要经过8分19秒。太阳光中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支持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28],也支配了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人类从史前时代就一直认为太阳对地球有巨大影响,有许多文化将太阳当成神来崇拜。

人类对太阳的正确科学认识进展得很慢,直到19世纪初期,杰出的科学家才对太阳的物质组成和能量来源有了一点认识。直至今日,人类对太阳的理解一直在不断进展中,还有大量有关太阳活动机制方面的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来破解。 现今,太阳自分子云诞生以来已经45亿年了,太阳的核心压力与热度仍在增加中,而现有的燃料预计还可以燃烧至少60亿年之久。
BY:Chelsea Gohd
FY:zh8000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