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和微信也要做外卖了,是事实还是空穴来风?
在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打工人”手机里绝对躺着一款外卖软件,虽然很多专家都不提倡年轻人吃外卖,可是时间紧迫条件不足的打工人们也只能靠外卖填满一顿又一顿三餐。
如今的外卖也不只是满足一日三餐那么简单了,随着众多商家的入驻,超市、生鲜、买药等众多服务相继上线,给大众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1. “天时地利人和”
外卖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且疫情的到来更是推动着外卖行业发展到了顶峰。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外卖软件的出现创造了基本条件。之前人们也可以定外卖,不过只是打个电话给店家,留下地址之后,店家自主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早期的麦乐送和宅急送就是外卖的形式。
互联网的出现让智能手机进入了每家每户,而手机支付的出现又解决了线上付款的问题。所以这时候,外卖软件开始出现。

外卖软件整合了店家的信息和位置信息,当用户在客户端下单时,可以浏览到附近的商家,这里运用的是定位系统;然后选中自己想吃的菜品,开始付款,这里用到的是线上支付功能;商家看到订单后开始出餐,然后外卖小哥就送到了用户的手里。
在2014年前后外卖平台逐渐出现,各家平台通过大额补贴培养用户习惯,平台的出现聚合了本地区的流量、供给和履约资源,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逐渐使得外卖日常化。
再加上“宅”文化的兴盛,消费者逐渐开始接受外卖,使用外卖软件的频率也开始多起来。自2018年以来,中国在线外卖用户的城市分布重心向三四线城市移动,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下降6%,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增加5.8%,成为外卖市场增长的新驱动力。

相比于一二线城市被大平台割据的现状,下沉市场还存在很大一部分未被满足的需求,三四线城市的外卖配送行业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2. 外卖软件此起彼伏
市面上的外卖软件如今有两大巨头,那就是美团和饿了么。似乎所有品类中的软件都有着两大巨头进行博弈,而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发展也是不分伯仲。
其实早在5年前,市面上的外卖平台多达30多家,当时的发展就看谁家的软件更有吸引力,能引来更多的资本投资。所以在这个阶段,那些没能吸引到资本来的小软件就被淘汰了。不过当时的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也并不是现在的局面。

在以美团,饿了么为首的几家外卖平台正酣战之时,外卖界的老大哥百度外卖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外卖市场,只不过百度外卖瞄准得是白领阶层,是高端的高单价市场,百度外卖那时正站在云端,殊不知几年后竟跌落低谷。
百度毕竟不是专门做外卖的公司,再加上高定位的市场目标,后期的发展并不景气。而这时马化腾又投资了饿了么,这给饿了么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再加上一些流量的扶持,饿了么最终把百度外卖吞并。

而美团早期就是以团购发家的,在阿里、红杉、腾讯等多轮巨头融资支持下,成功在“百团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5,000余家团购网站中仅存的硕果。
之后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也开始了飞速发展。2014年美团全年交易额破460亿,用户过2亿,覆盖全国1006个城市,合作商户超80万家,移动端交易额占比90%以上,不只在团购领域中独领风骚,同时也在国内电商领域排名第三,仅次于阿里和京东,一个本地化生活服务O2O平台,格局初现。

3. 外卖成本地生活“必争之地”
在疫情的催化下,外卖行业发展的如日中天。而且随着买菜和买药等外卖商品的入驻,外卖行业的发展逐渐占据了本地生活。
本地生活的服务成了疫情之后资本关注的新风口,就连抖音和微信都传出要开设外卖的入口。
近日,有消息称“抖音将于3月1日在全国上线外卖服务”。对此,抖音相关负责人称,“团购配送”项目目前仍在北京、上海、成都试点当中,近期已开放该三城的商家自助入驻,后续将视试点情况,考虑逐步拓展试点城市,目前无具体时间表。

事实上,外卖对抖音来说不是一个新业务。早在依托本地生活的“团购配送”功能上线前,抖音便已试水过心动外卖等项目,但效果差强人意。如今借着“团购配送”卷土重来,证明抖音对外卖这条赛道一直死心不息。
而巧的是,最近微信也在部分地区测试名为“门店快送”的新项目,有部分本地餐饮商家入驻,提供外卖到家服务。腾讯官方回应称,只是提供接口让已经具备了外送服务能力的商家接入,帮助用户更好地发现附近的小程序外送服务。

微信的“门店快送”目前更接近于“微信小程序聚合页”,基于一定的推荐算法,为餐饮、百货的小程序商家输送公域流量。而微信涉足这块业务的目的,考虑的或许未必是赚钱。更在于补全其生态能力,缓解流量焦虑。
但一时之间,外卖大战再起的说法涌如春潮般涌来。
结语
外卖行业早已超了6500亿元的份额,而且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抖音和微信都想涉足外卖业务的原因,对于商家来说,销售的渠道增加了;对于用户来说,能薅的羊毛也多了。
众多生活中的事物已经和外卖行业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外卖行业只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业内人士也对行业发展充满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