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冷峻的镜头温暖人心”

[在看之前提醒进来的Pong友此番实属慢热,请勿放弃]
战地记者这个话题是很少有番剧提及的,一来现实世界中的战争往往不可避免带来政治问题的讨论,尤其是到了从事新闻相关的记者身上;二来这种题材的番剧很少有人喜欢看,毕竟我这种隶属Debu Ota的还是更喜欢康一些好康的。所以这个番可以说是理所应当的变成了冷番,追番量/播放量这个比例非常高,很多人只是看看简介收藏下就完事儿了
先提一个问题
“你会对陌生的镜头感到恐惧吗?”
整个番剧所采用的视角非常独特,全部使用视频资料剪辑+单人解说,这些视频资料全部出自不同的镜头之下,因此也带着个人色彩的烙印或者机械的无情。两位主角所使用的相机因为品牌不同,所以录像界面也不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差异,从而比较好理清视角关系。在视频资料之间因为采用了剪辑的界面,因此转场也更自然
在视频之余,还穿插了不少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出自画师之手,被理想化之后的,因此取景和对焦以及对焦段的掌控都非常好。这些照片在两位主角不在的地方都起到了很好的叙述作用,并且承载了不少回忆,正如其中一位开头和结尾说的那句话一样,让我很受用
因为使用的只有视频资料,所以我们能接收到的信息是非常片面化的,一个镜头基本只服务于一个主体,比如静止的舱内镜头,或者是随主体移动的直升机主摄像头,或者是能随主角移动并且反映主角所做动作的相机镜头。这给剧情安排带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做到流畅自然的讲故事,又要将这些故事安排到合适的镜头前面,让它们无声的记录着一切
而FLAG也确实做到了,每个镜头的所处位置是合理的,镜头的主体的行为是合理的,镜头中的故事也是合理的。整部番剧的镜头没有生拉硬扯,都在用冷峻的目光讲述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尤其是本番中没有“咆哮增加士兵战斗力”、“较大损坏之后用意志继续作战”、“好人违规不会受罚”、“主角一定会引发奇迹”这种设定,比较写实,让人极度舒适
至于作品中战争以及对地缘政治问题的隐喻,我个人是认为无所谓的,即使他的Metaphor有点过于明显。以及在作品中出现的军事相关Bug,字幕组发现的也好,观众发现的也好,就当他是作品设定吧,因为其本身并不影响故事合理性。与其把目光投在这方向上,还不如看看作品里面对建筑和民族风格的还原,色调和光线确实感动我心了
回答一下开始的问题
我并不喜欢陌生的镜头,但是我也不会拒绝会拍照的人来拍我。因为我自己在拿着器材拍人的时候就知道,被拍的人有时候并不是很乐意被记录的(此番里面就有不少,有点真实),所以有时候会刻意的避开人以免让他们感到不适。而战地记者记录的对象中绝对少不了人,他们敢于用这些包含“人”的照片讲述故事,展现真相,即使自己不被欢迎,也用使命感让自己的镜头转向人,去贴近他们,融入他们。这是我非常敬佩的一点,这是给他们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
所以,在这里也不和别的番比了(因为说了好歹或许会引战),我非常推荐在有时间的时候把这部番慢慢看完。等看完之后,我感到编辑整部番的人,和我一起在荧幕前流泪了
[最后提醒一下,13话的ED结尾和前面不一样,我本来是忍住不哭的,但是看到这里,我是真的忍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