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北胜迹」武威出土的西夏铜火炮

2023-07-01 17:25 作者:大马文化  | 我要投稿


武威大马文化传媒 

NO.0078 - 西北胜迹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被广泛用于军事、烟花、爆竹等领域。火药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为军事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人类带来了欢乐。在军事领域中,火药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自从火药问世以来,各种火器不断出现,从最初的火箭到现在的手枪、机枪、榴弹炮等,都离不开火药的支持。


火药的运用不仅仅是单纯的杀伤敌人,还可以通过制造烟雾、惊扰、声响等手段使敌人的士气低落。因此,火药的出现为军事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娱乐方面,火药的运用也给人类带来了欢乐。从古代的烟花、爆竹到现代的焰火表演,都离不开火药的使用。


每逢节日、庆典或婚礼等场合,焰火表演总是吸引人们的眼球,火药的颜色、形状和声响都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听触感,让人们不由得陶醉其中。总之,火药的发明虽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它的影响却是深远而广泛的。它为人类的军事和文化娱乐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在现代社会中,火药已经逐渐被其他更加智能、高效的武器和娱乐方式所取代,但是人们对于火药的传统使用仍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充分说明了火药的地位和影响。


今天大马文化为大家介绍的文物,是武威西夏博物馆藏的一件西夏铜火炮。这件铜火炮是1980年5月在武威出土,是西夏时期的铜火炮。长100厘米,重108.5公斤,由前膛、药室和尾銎三部分组成。它的药室外突呈椭圆形,腹尾上有小孔,可置引火线。口大底小,如喇叭形,两侧各有1—1.5厘米的对称方孔,用来安装铁栓,连接支架,并起耳轴的作用。铜火炮初发现时炮内还遗存着火药和铁弹丸。根据专家研究考证,这件铜火炮当时已经使用过,是西夏灭亡时的遗物 。


这件西夏铜火炮是武威西夏博物馆收藏的珍品,也是中国最早的铜火炮之一。它既是军事实物,又是艺术品。铜火炮的出现,为我国的军事科技创新开创了新的时代。同时,这件铜火炮的存留,也为我们了解西夏历史、文化、军事等方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西夏铜火炮的出现,不仅是军事珍品,更是文化珍品。它的存在,代表着西夏文化的火热、勇武和与外界交流的开放心态。我们应该珍视它,传承它,传承中国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





编辑后记:


凉州城就是武威城,凉州即特指武威郡。武威亦称雍州、凉州、雄州、雍凉、盖藏、姑臧、翅城、赤乌、龙城、神鸟、西凉、屠各、独孤、休著各、酋涂、浮图、休屠、大凉、西州、武定、武兴、凉城、莲花城(狼山城)、七级城、不夜城、盖鸟城、阴山城、卧龙城、凤鸟城、展翅城、雍凉之都、天府之国、文武之都、雍城、侠都、凉都。《后汉书·光武帝记》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


姑臧,先设雍州,后改凉州,之后又改雍州,后又改名为凉州,因此称武威是“雍凉之都”。历史上的武威,故有《汉书》中的凉州之畜天下饶;《周书》中的凉州绯色天下最。凉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月氏、乌孙北方民族聚族而居。周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武威郡西汉时始置,隶属凉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刘彻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在原匈奴休屠国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后历代王朝都曾把武威设置为西北的文化、军事、政治中心。


凉州是古西北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中心,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枢纽,“丝绸之路”西段的要冲之地,中外商人云集的中心,并一度成为西北的佛教中心,武威为西北第一大城。著名的凉州词(凉州曲)(凉州令)、西凉乐、西凉伎都曾在这里形成和发展,对保存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武威曾是凉州刺史部、雍州牧、雍州刺史、雍凉都督府、凉州牧、凉州刺史、凉州大中正、北魏凉州镇、北魏姑臧镇、河西节度、凉州总管府、凉州都督府、西凉府、甘肃提督、凉州总兵、凉州镇守使、凉州府、甘肃巡抚、甘凉道、甘肃总兵、正一品凉州将军府的政府驻地。



凉州(武威),匈奴时期休屠国国都;西汉宣帝时期的凉州州治;新朝王莽雍州州治;东汉桓帝时期的凉州州治;东汉献帝雍州州治;曹魏时期凉州州治;北魏时期的凉州镇(北魏前中期三大镇,凉州、长安、统万城)。新朝末期的窦融政权;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隋末时期的大凉;唐末时期的浑末(慕容氏)、温末(论氏)、六谷吐蕃(折氏);粟特回纥Hor国;西夏时期的齐国、夏神宗都曾在此建都。后历代中央集权制王朝都曾在武威设郡置府,统领西北地区,统辖西域和藏地:西汉时期,为凉州刺史府;窦融时期,河西五郡大将军府;新朝时期,雍州刺史府;东汉时期的凉州刺史府;曹魏时期的雍凉中都督府、征西大将军府;北魏中期的北魏三镇之首的凉州镇,凉州镇都大将、凉州大中正所在;西魏时期的凉州总管府,北周时期的凉州总管府,北周末期的凉州大总管府;唐周时期,凉州大都督府、河西道特区的河西节度府;西夏时期的西经略司所在;西夏都城;元朝时期的西凉王(阔端)府;明朝时期,凉州卫府;清朝时期,正一品凉州将军府;凉州府所在。


按照历史地理学来看:中古时期的武威郡包括今天的黄河西岸所有地区,具体分别为:白银市景泰县、白银市平川区、白银市靖远县、白银市会宁县部分、兰州新区、宁夏中卫市、吴忠市部分、兰州市皋兰县、兰州市永登县、武威市全境、金昌市全境、青海省互助县部分、青海省门源县、青海东部诸县,内蒙古阿拉右旗、内蒙古阿拉左旗、内蒙古乌海部分。因武威地处黄河以西,故也被众多史料典籍称之为河西之地、河右之地。


武威是雍凉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武威又被誉为“雍凉之都”。武威位列河西四郡之首,唐玄奘曾这样称赞武威:“凉州为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侣往来,无有停绝”。武威武威地势平坦,有着河右之地最大的堆积平原,自古就是控制三大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汉代时期凉州就有着“国家番卫,天下要冲”的称号。东晋时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华夏两大中心之一。北魏时期,姑臧是北魏的两大经济中心之一。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凉州箴(雍州箴)》中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西北首府武威郡,雍凉第一府姑臧邑,有效控制三大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扼住了姑臧凉州,就控制丝绸之路的支点,把持了西北中心。天下寥寥,苍生涂涂,天下豪族,便习兵事,纵横捭阖,一怒则王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声明:本文为武威大马文化的原创文章,首发自微信公众号【大马文化】。本文所用图片视频皆由武威大马文化实景拍摄/制作。*本文如有错误遗漏,还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武威大马文化,立足凉州、瞭望全国、纵览国际,将为您提供审慎科学的凉州文化IP咨询。我们期望通过宣传推广,梳理唐诗《凉州词》背后的文化脉络,建立一个以武威为核心的「凉州学」学术体系。*「西北胜迹」「西北胜族」「五凉文化」「奇闻趣事」「西北地理」「西北美食」「武威大马文化说三国」「西北历史」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西北胜迹」武威出土的西夏铜火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